jump

認識城大人

Dr Gary Cheng Faat-ting
Dr Gary Cheng Faat-ting
鄭發丁博士
加多利集團創辦人兼董事總經理
城大顧問委員會成員
城大工商管理博士

發奮上進 回饋社會

作為成功的企業家及專業會計師,鄭發丁博士一直親力親為參與城大事務,協助大學進一步發展。

閱讀全文
Dr Warren Ma Kai-yum
Dr Warren Ma Kai-yum
馬介欽博士
佳寧娜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
城大基金理事會成員及榮譽會董
城大工商業領袖協會榮譽會長

裝備自我 與時並進

作為一代白手興家的企業家,佳寧娜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執行董事馬介欽博士深諳知識能改變命運。他說︰「年輕人於求學時期應刻苦學習,好好裝備自己,並及早為生涯發展作好規劃;且不要害怕困難,因為挫折是學習和成長的良機。」

閱讀全文
Mr Benjamin Kwok Chan-yiu
Mr Benjamin Kwok Chan-yiu
郭燦耀先生
光榮電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城大基金理事會成員
城大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
掌握先機 迎接未來挑戰

作為香港電器界領軍人物之一,郭燦耀先生本着「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理念,多年來熱心公益,並支持母校發展。他既是光榮電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亦是城大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

閱讀全文
Dr Peter Ho Ka-nam
Dr Peter Ho Ka-nam
何稼楠博士
科匯工業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城大顧問委員會成員
城大工程學博士(工程管理)

運用科技帶領世界進步

著名香港工業家何稼楠博士與城大結緣於多年前一次合作,當時他的公司委託大學進行物料塗層測試,過程中他深深體會到城大的科研實力和教研人員的熱誠。

閱讀全文
Professor Alex Jen Kwan-yue and Professor Pan Chin
任廣禹教授*及潘欽教授^
*李兆基講座教授(材料科學)
^中華電力講座教授(核子工程)
冠名教授席計劃 以永續潔淨能源應對能源危機

全球人口增長帶來龐大的能源需求,導致溫室氣體排放增加。要實現淨零碳排放的目標,實在有賴針對性的創科研發。

閱讀全文
Dr Chee-chen Tung, GBS, SBS, JP The Tung Foundation
Dr Chee-chen Tung, GBS, SBS, JP
董建成博士, GBS, SBS, JP
香港董氏慈善基金會
香港董氏慈善基金會 促進城大跨學科生物醫學研究

香港董氏慈善基金會(基金會)於1979年由已故董浩雲先生創立。董先生生平重視青少年及社會公益事業,尤其積極推動文化、藝術及教育活動。作為慈善機構,基金會致力為香港、內地及海外有關社會、文化、教育和醫療各個範疇作出貢獻。

閱讀全文
Mrs Kung Yeung Ann Yun Chi Deputy Chief Executive of BOCHK
Mrs Kung Yeung Ann Yun Chi
龔楊恩慈女士
中國銀行(香港)副總裁
城大與中銀香港 助長者頤年在家

中國銀行(香港)(中銀香港)是香港三家發鈔銀行之一,亦是香港唯一的人民幣業務清算行。作為根植香港逾百年的主要商業銀行,中銀香港多年來持續關懷弱勢社群及基層市民的身心健康,冀透過支持不同類型的醫療項目,援助有需要人士。

閱讀全文
Mr David Fong Man-hung & Mr Jonathan Fong Tim-fai
Mr David Fong Man-hung, BBS, JP* & Mr Jonathan Fong Tim-fai^
方文雄先生, BBS, JP* & 方添輝先生^
*協成行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協成行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商場父子兵 談承傳與創新

協成行發展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方樹福堂基金董事方文雄先生,多年來熱心參與公共事務,對教育及社會福利服務作出重大貢獻。

閱讀全文
Dr Allen Shi Lop-tak, BBS, MH, JP
Dr Allen Shi Lop-tak, BBS, MH, JP
史立德博士, BBS, MH, JP
華彩集團有限公司主席兼創辦人
城大顧問委員會成員
城大行政人員工商管理碩士
志存高遠 奮力向前

傑出企業家及城大校友史立德博士憑藉無比決心及拼搏精神,一手創辦印刷包裝王國—華彩集團,客戶遍佈世界各地,為華南地區最大和最先進的商務印刷及紙品包裝集團之一。

閱讀全文
Michael Tam Ming-hong and Ng King-kwan
Michael Tam Ming-hong and Ng King-kwan
譚銘航及吳景鈞
創意媒體學院畢業生
創新方案促進社會共融 - 賽馬會「見.同理」計劃助八成參加者增強同理心

2017年城大推行「賽馬會『見.同理』計劃」(計劃),「同理心」這一概念吸引了當時仍是創意媒體學院二年級學生的吳景鈞和譚銘航參與計劃。他們先前參加過的比賽或活動,在計分評級中罕有這一部分,他們認為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考驗自己的創造力,同時了解創新方案如何加強年輕人的同理心,促進社會共融。

閱讀全文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