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自我效能 「疫」境自強

 

自湖北省武漢市衞生健康委員會首次通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簡稱新冠肺炎),至今已有五個月。您還記得這段日子的心情如何?對新病毒的未知數、染病風險,甚至死亡的恐懼,為搶購口罩徬徨奔波,被困家中孤立無援,擔心眼前生計朝不保夕,對未來人生感到迷惘……然而,在負面情緒籠罩下,您有否發現一些疫情中的小確幸?難得和家人朝夕共處,收到遠方好友暖心問候,家居隔離生活點滴的網絡視頻所帶來的笑話與共鳴,其實苦中仍能作樂。

香港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教學人員及研究)、社會及行為科學系心理學教授何敏賢教授,根據過去多年研究曾經歷創傷性事件人士的心理狀況,包括長期追蹤非典型肺炎(SARS,簡稱沙士)疫情醫護人員和康復者的情緒狀態,從理論和實證層面探討如何提升自我效能,從負面情緒中建立正向思想,以應付現時疫情帶來的情緒壓力。

cityU, covid19

守在抗疫前線的醫護人員,備受大眾關注。截至4月8日,已有52個國家向世界衞生組織通報,超過22,000名衞生工作者確診感染新冠肺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於2月17日發表論文,指出全國近1,700名醫護人員受感染,佔當時總確診人數3.8%,其中 5 人死亡。在意大利,一份於4月10日發表的報告顯示,11%確診病例為衞生工作者。 

何教授就曾經歷沙士香港醫護人員的研究,為今次疫情提供別具價值的參考,而他認為,在疫症期間,人們會經歷五個自我效能(self-efficacy)階段,反映其執行日常抗疫措施的信心程度:
一)    未意識到自己可能會受感染,不覺恐懼;
二)    了解自己可能會受感染,卻因資訊不足等原因不知怎樣預防;
三)    認知如何預防,卻因環境限制而無法採取預防措施;
四)    正遵從抗疫措施,但難以長期維持,如醫護人員面對巨大壓力、繁重工作量或疫情期間既定的醫療程序更改等,出現抗疫疲勞;
五)    正遵從抗疫措施,並能夠長期維持。

何教授表示,面對第二、第三或第四個階段的醫護人員容易感到恐懼,而他們最害怕將病毒傳染給家人朋友,其次才是自己受感染。假若能協助醫護人員提升自我效能,即做到第五個階段,他們就較能應付情緒壓力,即使疫情漫長也可堅持下去。何教授與其團隊目前與廈門、台灣及悉尼等地區的研究人員合作,以沙士的研究為基礎,探討香港與各地在應對這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同群組的心理狀態。

面對創傷性事件,人們在一段時間內,通常會出現四種反應:一)情緒完全不受影響,抗逆能力頑強;二)情緒大受影響,待事發後一段時間才逐漸恢復正常;三)情緒初時不受影響,其後慢慢浮現創傷;四)情緒跌至谷底,心理狀態持續惡劣。

何教授另一項關於沙士的研究,是在香港追蹤近千名康復者在18個月期間的心理狀況。他和其研究團隊發現,42%沙士康復者出現第四種反應,較面對其他創傷性事件的人出現相同反應的比例為高(一般為5至10%,有時會達到三分之一)。此外,出現第三種反應的人亦較一般多(13%)。其中一個解釋是,當時不少香港人相信沙士會於2004年冬季再度來襲,這種預期所帶來的焦慮,導致負面情緒逐漸浮現的人較多。而出現第一和第二種反應的人,則有較多人際網絡給予的情感支援,以及對沙士的憂慮亦相對較少,而政府和媒體向公眾提供有關感染風險等訊息亦有助減低憂慮。

此外,何教授根據另一項跨越十年、關於乳癌康復者的研究,探討創傷性事件對人的長期心理影響。他發現,乳癌康復者在患病期間感到徬徨無助,相比保持鬥志、以積極態度面對癌症的患者,較容易出現抑鬱和焦慮,無論身心或生活質素都較差。何教授特別指出,香港過去一年經歷社會事件,其後又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令巿民接觸到更多負面的事件和訊息,往後,他希望探討雙重和累積創傷性事件對人們所造成的心理影響。

基於以上的多項研究,何教授建議人們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不要只著眼負面訊息,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正面事件,如患者康復、民間自發派口罩等好人好事。從心理學上看,抱持希望,有助人們找到目標,展望未來,從而不會被當前的負面情緒主宰。
 

Prof Way Kuo,CityU
香港城大化學系自二月起,根據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的搓手液配方,製作近5,000支75%酒精搓手液,派發予社會上有需要人士,及發放到校內各部門供職員使用。圖為香港城大校長郭位教授(右)向員工派發搓手液。

 

 alcohol handrubs provided by CityU
香港城大評議會3月曾向社福機構贈送由香港城大提供的酒精搓手液。

 

何教授亦指出,一些在沙士期間的正面做法,可應用到是次疫情,協助人們面對心理危機。「當年沙士疫情之後,我們的其中一項服務,是邀請醫護人員在水果形狀的便條紙上,記錄當下發生正面的事,然後互相分享。有些病房經理每早都會寫這種便條,以互相鼓勵。」何教授同時鼓勵人們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如沙士時有喜歡下廚的醫護人員,他們因不敢回家,於是公諸同好為同事下廚。即使是簡單的小事,只要持之以恆,同樣有助加強抗疫力。


年屆百歲的英國二戰老兵Tom Moore為疫情中醫護人員籌款,如他所說:「明天會更好(“Tomorrow will be a good day”)。」

Prof Samuel Ho
香港城大人文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教學人員及研究)何敏賢教授,過去多年研究曾經歷創傷性事件人士的心理狀況,從理論和實證層面探討如何提升自我效能,從負面情緒中建立正向思想,以應付現時疫情帶來的情緒壓力。

 

 

訂閱電子報

 

聯絡資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