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電影 虛境成真

鄭智友

 

上個世紀初,早期電影藝術的先驅者製作第一批電影時,絕沒有料到他們的發明在後來的幾十年會發展得如此繁榮活躍。

根據創意媒體學院院長邵志飛教授5月6日講座上的介紹,當前電影廣泛應用的多種技術,範圍之深廣,令人驚嘆。邵教授是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新媒體藝術家和研究者之一,他的講座題目是「未來的電影:創造新現實」,聽眾有學生、教職員、校外來賓。邵教授在講座中帶着聽眾踏上一段壯美的視覺旅程,從全景式、沉浸式、互動式電影形式,一直到混聚、 擴增實境、重組視覺。

本次講座是「校長講座系列:學術薈萃」之一,探討了當今多樣化的電影媒體形式怎樣以積極參與的體驗去重組時空。

邵教授在他的學術生涯中一直致力創造和研究各種交互性和虛擬性手法,以此探索新形式電影體驗的潛力。他說:「電影的發明顯然融合了人類的奇思妙想與技術,體現了創造視覺的強烈衝動,一種普遍而永恆的追求。」

邵教授在講座中回顧了自己四十年來的藝術實踐,也談及曾與他共事的人、其他著名新媒體藝術家的藝術經歷,以此說明電影發展的新途徑。例如,為了說明互動式電影的涵義,他展示了自己的早期作品《水上行走》(1968)的視頻剪輯 —— 一個高三米的四面體氣球懸在湖面上,兩個人居然可以借助氣球在水面行走。

在他的後期作品《可讀的城市》(1989)中,一個參觀者騎着健身單車,穿過模擬產生的城市風景。風景中的街道和建築物都是以電腦3D技術製作的字句構成。騎車者通過「閱讀」穿行於城市之中,創造了一種隨着旅程變化的獨特敘事方式。

上述例子與其他取自不同主題線索的例子,揭示製作這類裝置需要複雜的跨學科藝術與技術。不過,正如主持講座的資訊系統學系Christian Wagner教授在開場白中指出,邵教授時刻銘記「藝術至上」的信念。

正因如此,我們得以獨運匠心構思出融匯藝術與知識的作品,例如《天堂之門》(1987)。在這部作品中,地面上擺放着一面鏡子,天花板上伸出一塊電影螢幕。天花板是華麗的巴羅克風格,環繞着富麗堂皇的佈景,令人想起天國的蒼穹;另有攝自太空的地球衛星視頻。電影螢幕就在天花板和視頻兩者之間擺動。觀眾朝下看鏡子時,會看到自己置身於投影出來的神聖景象之中。

講座中談到多種題目,其中一個共同的主題就是有關控制觀眾和觀眾存在的觀念。主流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大多數商業電影都是向被動的觀眾灌輸故事,而邵教授展示的眾多電影形式則提高了觀眾的角色,允許觀眾實時執導、參與、編輯作品。

對邵教授來說,電影擁有多種可能性,因而使得這種藝術形式非常特別,對於今天的學生尤其如此。

他說:「學生有很多機會,發明的天地極為廣闊。」

邵教授說,人們發現電影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媒介,可用來傳遞想要表達的思想,未來電影有多種多樣途徑,令觀眾引頸期待。

你可能感興趣

聯絡資料

傳訊及數據研究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