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先勇教授以崑曲談中國文化復興

劉靄欣

 

當代著名作家白先勇教授應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文康委員會邀請,3月2日主持傑出學人講座,以「中國文化復興:崑曲新美學——從青春版牡丹亭到新版玉簪記」為題,分享對崑曲及中國文化傳承的獨到見解,以及在崑曲普及和創新上所傾注的心血。

文化復興,道路漫長

白教授近年來致力推廣崑曲藝術,被喻為「崑曲義工」。他表示,中華文化一直有一種漂泊感,沒有很踏實的定位。「我認為現在是重寫中華文化的關鍵時刻。中華民族有必要重新認識古中國,重新評價、欣賞、親近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白教授說。「愈來愈多的古物出土,以至最近推出的孔夫子電影等等,這一切似乎都是重新依歸傳統文化的跡象。」

白教授把中國現在的情況喻為西方文藝復興時期,開始重新發現文化源頭,並在一脈相承的古文化中得到靈感和啟發。他認為,文化復興絕非一朝一夕的事,奠基工作相當重要。他選擇以崑曲推廣中華文化,除了因緣際會,也因崑劇在直至嘉慶年間的明清時期,一直是文化主流,深受民眾以至帝王鍾愛。在藝術上,擁有600年歷史的崑曲是中國戲曲的「百戲之祖」,其美學成就也是最高。

他深信崑曲的兩大元素──美與情,同樣會打動今天的觀眾。為了奠下良好基礎,他計劃第一步是讓崑曲走進校園,培養年青人的興趣,因為他明白,「沒有年輕人喜歡,崑曲就不會有持續性」。

教育有偏重,亟需改變

白教授指出,中國文化一直處於弱勢,人文教育制度要負很大責任。「自小到大,我們上學學繪畫,是對着蘋果、香蕉掃描;上音樂課,是以鋼琴為樂器;學習戲劇,就學莎士比亞。」他表示,雖然西方文化的確很優秀,但中國也有很多了不起的藝術,如山水畫、書法、戲曲等。

他認為,教育制度奪去了我們小時候接觸中國傳統文化的機會,慢慢影響我們的態度,認為自己的文化是次一等的,所以沒有去學習。久而久之,造成對文化認同問題的嚴重後遺症。

自身文化傳承,海外文化認同

據白教授透露,當初推廣崑劇時心中完全沒有把握,出乎意料的是,崑劇在內地會如此受歡迎。「我們在北京大學演了五場《新版玉簪記》,一萬多張票全都賣光;在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演出《青春版牡丹亭》時,1,500個座位的劇院擠進了3,500名理工科學生,而且95%以上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崑曲,」白教授說道。「崑劇的美與情打動了這些年青人,激發了他們對自身文化的認同,並由此產生共鳴。」

白教授表示,透過多年來的努力,崑曲這種古代藝術形式被賦予現代精神和生命,已成功進入校園。他希望能逐步從大學擴展至中小學,從小培養對崑劇藝術的愛好。此外,他一直努力向海外推廣崑曲。《青春版牡丹亭》自2006年開始作世界巡演,在美國加州大學四個校區共演出了12場,場場爆滿,全場為之驚艷。美國表演界、學術界反應熱烈,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及密歇根大學隨之分別開設了崑曲課程。2008年,又在莎翁故鄉和西方戲劇發源地希臘表演。近五年來,白教授和他的崑曲班子已先後在兩岸三地和海外共30所重點大學進行演出。

海外演出後,不少研究西洋戲劇的觀眾對中國擁有比歌劇還古老而且美輪美奐的崑劇戲劇形式深表讚嘆,顯示優秀的表演藝術是能夠跨地域、跨語言,感動海內外觀眾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01年把崑曲定為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顯示國際上對崑曲美學的重視。「我希望把崑曲帶向全世界,令西方人認識、欣賞以至尊重中國文化,」白教授道出了任重道遠的這一使命。

白教授憑藉個人的感召力和持之以恆的熱忱,改編劇本、周遊列國把崑曲藝術推向世界,「崑曲義工」從一個人發展到有愈來愈多人的「義工大隊」。他笑言自己開始同情孔子,並理解他為何拉着箱子到處講道也沒人去聽的感受。

你可能感興趣

聯絡資料

傳訊及數據研究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