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2.5與空氣污染

鄭智友

 

陳澤強教授
 
能源及環境學院院長兼大氣環境講座教授陳澤強教授1月25日主持最新一場「校長講座系列:學術薈萃」,發表題為「懸浮粒子空氣污染」的演講。
 
陳教授在演講中提出兩個令人驚訝的觀點。第一,位於人口稠密、交通繁忙市區的街邊食肆,在燒烤、炸或炒高油份食物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飄浮於空氣的有害物質;第二,汽車排放的廢氣只是空氣污染問題的一環,大氣中的化學反應同樣令人憂慮。
 
陳教授指出,上述兩點是互有關聯的。他的研究顯示,烹飪時產生的各類油煙散入食肆四周的空氣,形成有潛在危險的次生有機懸浮粒子;而汽車廢氣則是初始污染物。
 
陳教授說:「大氣是一個巨大的氧化化學反應器。」他是空氣污染研究專家,對大氣懸浮粒子的來源及形成有深入研究。氧化會加快新的次生污染物的反應及形成。
 
例如,本港食肆在烹飪過程中產生油煙(陳教授稱之為有機微粒),這些微粒若被人體吸入,會引起多種健康問題。
 
懸浮微粒極其細小。常用術語PM2.5就是現時用來描述直徑少於2.5微米的微粒。這些懸浮微粒能夠深入人體,引發多種肺部疾病,部分可能致命。這種微粒有多小呢?人類髮絲的厚度通常超過50微米。
 
陳教授研究旺角的一些地區,發現烹飪油煙飄入食肆室外的空氣後,與其他化學物質產生反應,形成懸浮粒子,情況令人擔憂。
 
陳教授說:「懸浮粒子空氣污染對全球數百萬人的健康構成嚴重威脅、降低城市能見度,且對全球氣候有不利影響。」
 
他指出中國已有130萬人死於空氣污染,而全球則有330萬;然而中國內地及香港政府已着手解決懸浮粒子問題,陳教授對此頗有信心。
 
陳教授說,儘管無法長期關閉北京等城市的污染工廠設施,以達致所謂的「APEC藍」,不過有關機構已動用資源以緩解空氣污染問題。「APEC藍」指2014年11月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在北京召開會議期間,中國政府為迎接各國政要,下令工廠停工,使得北京出現平日少見的藍天。
 
陳教授求學期間修讀化學工程,研究懸浮粒子與大氣的關係。他2008年出任英文學術期刊《大氣環境》主編 ,成為該刊50年來擔任此職的首位非歐美學者。此外,根據「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2016」,陳教授是在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發表論文獲同行引用次數最多的學者之一。
 
「校長講座系列:學術薈萃」創立至今已逾六年,旨在讓城大傑出學者有機會向本校師生職員介紹其研究成果。

你可能感興趣

聯絡資料

傳訊及數據研究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