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樂土 中西文學中的烏托邦

莊開仁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於10月9日舉辦第11場「校長講座系列:學術薈萃」,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的比較文學及翻譯講座教授張隆溪教授發表演講,論述中西文學如何表達人類追尋樂土這一普世心願。

張隆溪教授的演講題為「追尋樂土:烏托邦及其缺陷」,向聽眾講述數百年來有關烏托邦的各類中西著述及文學作品。演講大廳座無虛席,出席的聽眾包括多個領域的學者和城大各學系及專業的師生。

 「烏托邦」一詞源於16世紀英國人文主義學者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一書。自文藝復興時期起,歷經宗教改革時代一直到近代及當代,眾多思想家與作家從多方面深入闡述了「烏托邦」這個觀念,因此很多學者認為「烏托邦」是歐洲獨有的思想,僅存在於深受宗教思想體系支配的西方社會,而這種思想體系的特色之一是源自基督教《聖經》的根深蒂固的人性本惡觀念。
 
張教授認為這個觀點值得商榷。現代西方學者克里申·庫瑪指出烏托邦觀念在本質上並非宗教的而是世俗的,張教授贊同此說,但主張「我們應將這一真知灼見擴展到近代歐洲的範圍之外」。他解釋說,在儒家思想影響下,中國文化傳統自始以來就基本上是注重道德的世俗文化,信奉人性本善的觀念。張教授引述了孔子和孟子的論述以為佐證。
 
接下來,張教授詳細討論了中國古典文學名篇《桃花源記》,探討這篇典型烏托邦作品的意義。《桃花源記》的面世比托馬斯·莫爾的《烏托邦》(1516)要早一千多年,其作者是大詩人陶淵明(365–427),文中所述的故事反映出人性本善而且人心渴求樂土,也即嚮往一個理想的社會。陶淵明同時寫下的《桃花源詩》則進一步描繪「桃花源」這片世外樂土,那是一個安寧恬靜的農耕社會,生活雖簡樸,卻人人怡然自樂。
 
隨後張教授討論了伊斯蘭文化中有關烏托邦的著述,並解釋「烏托邦的近親——或曰分身變形——反烏托邦」如何因烏托邦的缺陷而產生並發展,而反烏托邦這種文學體裁尤其是在二十世紀如何興盛起來,同時烏托邦的作品卻日漸衰落。張教授列舉了最著名的反烏托邦題材作品為例:葉夫根尼·扎米亞京的《我們》、阿道斯·赫胥黎的《美妙的新世界》、喬治·奧威爾的《一九八四》。
 
然而張教授對此持樂觀態度。結束演講時,他說:「也許我們應該鼓勵(烏托邦)小說的創作,鼓勵構思出一個較為可信的烏托邦,一片較為具體實在的樂土。」
 
演講會由人文社會科學院署理院長、英文講座教授 Kingsley Bolton 教授主持,他向聽眾介紹了張教授,讚揚他是研究東西跨文化的著名學者,在人文主義研究領域著述甚豐,尤其注重促進中國與西方的相互了解。
 
演講結束後,聽眾中的學者、嘉賓、學生與張教授問答交流,氣氛熱烈。

 

你可能感興趣

聯絡資料

傳訊及數據研究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