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生物降解納米纖維多足機械人,有望用於消化道進行可控定點藥物治療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學者領導的一項研究,成功制作出可以生物降解的納米纖維多足機械人Fibot。這納米機械人不但可於腸道內行走,更可因應環境的酸鹼值而降解,到不同的預定腸道位置定點釋放不同的藥物。這項研究為微型機械人的開發提供啟示,有望用於在消化道進行可控的定點藥物治療,亦促進可生物降解和具有環境適應性的裝置於生物醫學範疇的應用。

研究團隊由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BME)的副教授申亞京博士領導。研究結果已於學術期刊《Matter》上發表,題為〈Nanofiber-based biodegradable millirobot with controllable anchoring and adaptive stepwise release functions〉。

城大申亞京博士的研究團隊,成功制作出可以生物降解的納米纖維多足機人Fibot。透過調整材料成分,Fibot可以按環境的pH值變化而可控地降解,在預定的位置逐步釋放藥物。(DOI number: 10.1016/j.matt.2022.01.023)

所謂「錨定」,意即當Fibot走到腸道指定位置時,能固定在那裡,而不受消化道蠕動所影響。Fibot由外在磁場驅動而行走,其多足的設計令它即使在復雜的體內環境中也能有效移動,當增強磁力就可以令Fibot於腸壁內「錨定」。

兔子活體實驗證明Fibot經過4小時後徹底降解

申博士解釋說:「Fibot的足部可以穿入腸黏膜層,於指定的腸道位置『錨定』,不致被消化道的蠕動推走,為在指定位置釋放所攜帶的藥物提供基礎;由於磁力操控適度,Fibot足部不會觸及消化道的黏膜下層和肌外層,避免了刺穿腸道的風險。」

nanofiber
受磁力牽引,Fibot可以於豬隻胃部內「行走」,並於目標位置被降解。(DOI number: 10.1016/j.matt.2022.01.023)
nanofiber
受磁力牽引,Fibot可以於豬隻胃部內「行走」,並於目標位置被降解。(DOI number: 10.1016/j.matt.2022.01.023)

研究人員對Fibot進行了不同實驗,例如:把它放於豬隻凹凸不平、濕滑、酸性(pH值為5)的胃部,證實在磁場驅動下,它於10秒內行走了7釐米,反映其於胃部環境內的行走能力。他們把Fibot置於兔子身上進行活體實驗,當Fibot進入消化道,並走到指定位置時,研究人員利用增強了的磁場,成功將它「錨定」於腸道組織上,其間Fibot一直停留原位,只是隨著時間而逐步降解,直至4小時後徹底降解。

用對不同pH值產生反應而降解的材料 實現可控的藥物釋放

nanofiber
上圖是納米纖維多足機器人Fibot的結構。中間胃部圖及下圖顯示Fibot可以按環境的pH值變化而慢慢降解,並在預定位置逐步釋放藥物。(DOI number: 10.1016/j.matt.2022.01.023)

Fibot另一特點是能夠釋放不同的藥物,關鍵在於它的制成材料。研究人員用可生物降解的物料制作出納米纖維,再分別制成柔性薄膜狀的「身體」以及一排排的針狀足部。然後研究人員通過靜電紡絲(electrospinning)在磁力輔助下,將Fibot的身體和足部組裝起來。

組成Fibot身體的納米纖維具有核殼(core-shell)的特別結構,藥物可以藏於殼內。研究人員同時調整物料成份並混入藥物,制成針狀足部。申博士說:「只要我們在制作過程中調整物料,身體和足部這兩部分會於不同pH值下被降解,令我們可以控制被包裹的不同藥物逐步從Fibot的身體和足部釋放。」

團隊的實驗證明,即使在胃部等這些pH值少於或等於5的酸性環境裡,Fibot整體的結構依然穩定,不會泄漏包裹著的藥物;而當Fibot身處pH值大於或等於5.5的環境,足部就會慢慢溶解,並於超過40分鐘的時間逐步釋放所攜帶的藥物,而身體仍然保持完整,可以繼續受外在磁力牽引而行走;當身處於pH值大於6的環境中,Fibot剩余的身體會在7小時內被完全降解,釋放出另一種藥物。

研究證實Fibot具完全生物相容性,可安全作生物醫學用途

申博士進一步說:「活體實驗證實Fibot擁有完全的生物相容性,亦能完全生物降解,所以不會阻塞腸道。「錨定」於腸道組織亦沒有引起任何炎症反應,可以安全作生物醫學用途。」

Fibot為設計可完全生物降解、能於目標位置「錨定」逐步釋放藥物的功能性微型機械人帶來了啟示,而且或可用於未來的目標位置遞送和可編程釋放等醫療操作,以及臨床應用的腸道大分子遞送。申博士總結說:「Fibot不但為局部位置的治療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也為透過皮膚釋放大分子藥物的做法提供了實現機會。」

nanofiber
城大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申亞京博士手持團隊早前研發出的另一款機械人。

申博士是論文的通訊作者。來自城大BME的博士候選人譚蓉楊雄均是第一作者。申博士團隊內的博士畢業生陸豪健博士以及博士生楊柳張鐵山苗佳麒豐雨亦有參與這次研究。

是次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深圳市基礎研究重點項目和香港研究資助局的資助而進行。

DOI number: 10.1016/j.matt.2022.01.023

 

聯絡資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