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光催化劑首現量子限域效應 實現可見光分解水制氫

 

過份依賴燃燒化石燃料導致氣候變遷,尋找清潔的替代能源刻不容緩。而運用太陽能將水分解,環保地生產出高能量密度的氫作為燃料,正是熱門方案之一。由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和德國學者共同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首次在具有三維有序結構的一種光催化劑材料中發現量子限域效應,令該材料由本來不能產生氫氣,變成在結合可見光的情況下,竟能從水分解出氫氣和氧氣,為材料賦予制氫的新功能。此發現為應對能源和環境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Photocatalyst
圖為團隊用以進行實驗的光電轉化效率儀。

該研究由城大能源及環境學院(SEE)副教授吳永豪博士,以及德國的學者共同領導。有關研究成果已在科學期刊《ACS Energy Letters》上發表,題為〈Unveiling Carrier Dynamics in Periodic Porous BiVO4Photocatalyst for Enhanced Solar Water Splitting〉

本來只產氧的光催化劑新增產氫功能

吳博士是研究光催化的專家。他指出,一般用於分解水的光催化劑只能吸收光譜中的紫外光,但那只占太陽光大約4%的能量。而釩酸鉍(BiVO4)是一種對可見光及紫外光都有反應的氧化金屬光催化劑,令可吸收的太陽光光譜大增至約30%。當中,以具有三維有序大孔結構(3D-ordered macroporous, 3DOM)的釩酸鉍的光催化效果最佳,許多研究都將原因歸於有序及呈孔狀的結構提供了更大的表面積、更能吸收光、抑制電荷重組,因此提升了光催化的活性。

Hydrogen-producing bismuth vanadate
研究團隊探究了圖中黃色的釩酸鉍材料,在不同結構時的載流子動力學。

不過,對於光活性如何受高度有序孔狀納米結構中的電荷傳輸所影響,科學界似乎未有系統性的研究。就此,研究團隊探究了釩酸鉍在3DOM結構,和片狀時的載流子動力學(carrier dynamics),及其在光催化水分解過程中的效能。

團隊發現對比起片狀,釩酸鉍具3DOM結構時,在可見光的照射下分解水會產生接近兩倍的氧氣,陽極光電流密度(anodic photocurrent density)亦更高,因此具有更高的光催化效能。吳博士進一步說:「更令人意外的發現是,本來用以生產氧氣的釩酸鉍,原來在3DOM結構時照射可見光,從水不但可產生氧,還可產生氫,這是從未被報導過的。」

Photocatalyst
圖a是3DOM結構的釩酸鉍的掃描電子顯微鏡影像。圖b則是片狀的釩酸鉍。(圖片來源:DOI number: 10.1021/acsenergylett.1c01454)

首次發現量子限域效應

那為什麼3DOM結構的釩酸鉍可以產氫呢?論文的第一作者兼吳博士實驗室能源項目負責人吳昊博士,點出是次研究的嶄新發現說:「我們發現在3DOM釩酸鉍只有5納米的超薄結晶內壁,出現了量子限域(Quantum confinement,即當材料的體積縮小至納米級別時,能級和帶隙會出現變化),因此提高了導帶(conduction band)能級位置,促成生產氫氣的還原反應,所以這種光催化劑才在可見光的照射下,由水分解出氫氣。」

Photocatalyst
3DOM結構的釩酸鉍(紅點)於可見光照射下,可從實驗溶液中生產出氫氣,而片狀的釩酸鉍(白點)則幾乎毫無產量。(圖片來源:DOI number: 10.1021/acsenergylett.1c01454)

吳永豪博士補充說:「一般釩酸鉍因為導帶位置的關系,是不能生產出氫氣的。現時歸功於量子限域效應,提高了導帶能級位置才可以產氫。這也是科學界首次發現3DOM結構釩酸鉍的量子限域效應。」

團隊更發現無需使用助催化劑(cocatalyst),3DOM結構釩酸鉍於可見光照射下,仍然可以從實驗所用的溶液中生產出氫氣,而片狀的釩酸鉍則幾乎毫無產量。助催化劑是協助催化劑發揮作用的物質,活性很低,作用一般是捕獲電子、促進載流子分離等。

另外,團隊也使用了時間分辨微波傳導技術(time-resolved microwave conductivity),進一步分析3DOM結構的釩酸鉍,發現與片狀的釩酸鉍相比,3DOM結構的電荷遷移率提升了接近6倍、電荷載流子的壽命延長了近18倍、電荷的有效擴散距離亦增加了約9倍,提高了光催化效率。

下一目標︰分解廢水

吳永豪博士的團隊在開發高效光催化系統方面擁有豐富的經驗,而這項研究更可謂是了解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和高度有序多孔結構中電荷傳輸的重要一步。

他們的下一個目標是分解廢水,並且探索擴大光催化系統規模的方法。吳永豪博士總結說:"太陽能水分解不會造成碳排放,能夠環保地產氫。而所得的氫氣就可以用於燃料電池發電或工業。我們相信此技術在未來的應用會更廣泛,因為市場對氫的需求甚大。"

Photocatalyst
城大能源及环境学院副教授吴永豪博士(右)和博士后研究员吴昊博士(左)。

吳永豪博士以及來自亥姆霍茨柏林研究中心太陽能燃料研究所(Institute for Solar Fuels, Helmholtz-Zentrum Berlin, HZB)的Fatwa F. Abdi博士,均是論文的通訊作者。而第一作者是城大SEE的博士後研究員吳昊博士。同樣來自SEE的博士後鍾凱盈博士亦有參與研究。其他研究人員則來自HZB和北京工業大學。

研究獲得香港研究資助局和深圳市科技創新委員會的資助而進行。

DOI number: 10.1021/acsenergylett.1c01454

Newsletter Subscription: Research 

* indicates required

Areas of Interest 

聯絡資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