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支團隊定期以成像方法調查鯨豚死因及健康狀況

 

鯨魚和海豚等海洋哺乳動物的屍體,不時會被沖刷到岸上。香港城市大學(香港城大)的研究團隊是全球首隊定期運用先進屍體檢測技術:影像解剖(virtopsy)的團隊,以調查這些動物的死因、健康狀況,以及人類活動對牠們所造成的影響等。研究團隊的寶貴經驗及發現,將有助政府組織和持份者實施有效的海洋保育計劃與政策,以保護各地易受傷害的鯨豚類動物。

研究團隊由香港城大臨床動物醫學系客座助理教授、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Pollution, SKLMP)副研究員葛展榮博士領導。研究的結果已於科學期刊《海洋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上發表,題為〈Virtopsy as a Revolutionary Tool for Cetacean Stranding Programs: Implementation and Management〉。

非入侵性的影像解剖:更準確及省時

影像解剖可理解為以成像的方法驗屍,即是在進行傳統屍體解剖前,運用現代的成像方式檢測屍體。葛博士說:「影像解剖更準確及省時,而且無需像傳統屍體解剖般切開屍體,相對而言是非入侵性的,減低獸醫及其他工作人員感染疾病的機會。」

他又解釋:「大部分在香港擱淺死亡的鯨豚類屍體都已經嚴重腐爛,因此無法進行完整的屍體解剖,於是有90%的個案死因都未能確定,令重要的生物健康問題被忽略,例如屍體體內有否寄生蟲、寄生蟲對宿主有何影響等。」

在此情況下,使用高通量成像技術來紀錄屍體內外結構的影像解剖,是個良好的替代方案,或能初步提供重要或額外的資訊。影像解剖有助查明死因,以及找出重要的生物健康問題。更重要的是,進行影像解剖無需既複雜又費時地剖開屍體來檢查。

Team doing PMCT
葛博士與團隊準備為一條中華白海豚的屍體進行影像解剖。(圖片由葛博士提供)

 

首個融合影像解剖的鯨豚擱淺行動計劃

葛博士領導的香港城大團隊與香港漁農自然護理署(AFCD)、香港海洋公園(OPC)和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OPCFHK)合作多年,共同開展首個融合影像解剖的香港水域鯨豚擱淺行動計劃。而團隊早於2014年提出將影像解剖引進該行動計劃,更成為全球首支定期為鯨豚進行影像解剖的團隊。

該計劃的運作流程如下:漁護署收到擱淺的報告後,會把個案轉介予OPCFHK。然後,OPCFHK會派員到場並紀錄如擱淺的時間和位置、屍體大小、腐爛情況和傷口的位置等資訊。因受儀器設定所限,體重超過250公斤、身體直徑闊過90厘米的屍體都難以進行影像解剖。相關人員不會移走這些屍體並會直接於現場解剖,以採集樣本。而可以運走的屍體就會送到海洋動物影像解剖研究組(Aquatic Animal Virtopsy Lab),由葛博士及其團隊進行影像解剖。之後,再由OPC和OPCFHK的團隊進行傳統屍體解剖。

MRI
葛博士及其團隊分析影像解剖所得的影像。(圖片由葛博士提供)

 

葛博士及其團隊檢視了計劃的運作流程,並找出可以改善之處。他們提出了一些實質的建議,以解決所發現的問題,希望令整個流程更順暢。例如,他們建議設立一站式的檢查中心,整合影像解剖和傳統屍體解剖的先進技術和標準檢驗方法,以減省運輸所需的時間和資源。

葛博士總結說:「我們的研究,可為有意將影像解剖或其他現代診斷方式,整合到擱淺行動計劃日常流程的地方,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希望我們的研究不僅能幫助水生動物,亦有助人類實現『海洋一體化』的理想。」

比較電腦掃描及磁力共振

葛博士與團隊已經運用電腦掃描(Postmortem computed tomography, PMCT)和磁力共振成像(postmortem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MMRI)技術,為230條於香港擱淺的鯨豚類動物屍體進行過影像解剖,提供了傳統屍體解剖以外的重要或額外資訊。

葛博士及其團隊進一步比較了兩種技術用於檢查18具屍體腦部的效果。他們發現,與傳統的屍體解剖相比,PMCT能更精確地識別出骨骼病變(bone lesions)、異物、病理性氣體形成和器官創傷;而PMMRI則在展示軟組織損傷、神經和非神經器官損傷,以及非創傷性病理學方面,更具優勢。

擱淺鯨豚類動物的屍體因為含有大量水分,普遍很快出現腦自溶(cerebral autolysis)和腐爛的現象,但是這些已腐爛的大腦,仍然可以在擱淺鯨豚類動物的生物健康問題上,提供有用的資訊。葛博士說:「我們的研究表明,屍體大腦腐爛得愈嚴重,PMMRI相對於PMCT在展示軟組織對比上會更顯優勢,令我們可以作詳細的形態評估。因此,我們建議為已腐爛的鯨豚類屍體進行檢驗時,也應進行大腦PMMRI。」

images
雖然在已腐爛的鯨豚類大腦中積聚了氣體,但與同一部分的PMCT影像(圖C)相比,兩幅PMMRI影像(圖A和B)更能展示不同的神經解剖結構。(圖片來源:DOI number: 10.3389/fmars.2020.544037)

 

此外,研究團隊建議將PMMRI與PMCT結合使用,以檢測腦部軟組織病變和實質性病變(parenchymal pathologies)。因為單單運用PMMRI,會容易受因氣體和異物所產生的假象影響。

研究團隊希望上述的發現有助於洞察鯨豚類動物大腦的健康狀況,並揭示更多鯨豚類動物智力的秘密。此外,葛博士指出,記錄大腦的形態也有助調查對擱淺鯨豚類逐漸浮現的威脅,例如人為帶來的化學物質(anthropogenic chemicals)和來自藻華的生物毒素。

相關研究的結果同樣已於科學期刊《海洋科學前沿》(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上發表,題為〈Postmortem Neuroimaging of Cetacean Brains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葛博士身兼上述兩篇論文的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首篇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SKLMP研究助理徐振樂,也是第二篇論文的共同作者之一。另外,SKLMP研究助理鍾易陶博士亦參與了上述兩項研究。團隊其他成員則來自東華學院。

Group pic
葛博士(中)與研究團隊的成員:鍾易陶博士(左)、徐振樂(右)。(圖片由葛博士提供)

 

兩項研究均獲得香港研究資助局,和改善海洋生態及漁業提升基金信託有限公司的資助進行。

DOI number: 10.3389/fmars.2020.542015 及 10.3389/fmars.2020.544037

 

Newsletter Subscription: Research 

* indicates required

Areas of Interest 

聯絡資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