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泡:科學、可持續發展與科技

鄭智友

 

Professor Pan Chin
潘欽教授

 

我們常以為氣泡內空無一物,其實不然。事實上,氣泡除了為香檳增添閃光和味道,也為我們提供許多值得留意的科學現象。

機械工程學系系主任兼中華電力講座教授(核子工程)潘欽教授於10月7日主持「校長講座系列:學術薈萃」講座,即以氣泡為主題,闡述相關科學現象。

可持續性是值得注意的領域之一。在氣候變化的範疇,研究氣泡、海浪及海洋已成為熱門課題。

潘教授說:「海上翻起浪時,會形成藏有二氧化碳的氣泡。」他指如能進一步了解有關過程,將為研究氣候變化帶來重大影響。

另一值得留意的是動物如何聰明地運用氣泡。座頭鯨運用本身的鰭及透過直噴空氣來製造氣泡。這樣可令獵物迷失方向,讓大量座頭鯨得以一起捕食。

槍蝦是另一種懂得特別運用氣泡的水中生物。牠透過獨得的方式捕獵:以製造及突然爆破氣泡,令獵物昏迷。由於氣泡爆破時會釋出強光、高熱和響聲,在附近的無脊椎動物大都不能幸免,即時死亡。

潘教授亦研究如何透過氣泡與炙熱表面的界面傳熱,運用氣泡把炙熱的表面降溫。  

潘教授說:「運用智能方法操控氣泡,可令超高熱度的表面降溫,並可提升核安全。」

他總結稱,氣泡並非如外表所見般空無一物,而是能源研究的重要課題。

潘教授專注於研究多相流與沸騰傳熱,2001年出版中文專著《沸騰熱傳與雙相流》,並曾發表105篇學術期刊論文(當中大部分以通訊作者的身份發表)以及140篇會議論文或演講。

你可能感興趣

聯絡資料

傳訊及數據研究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