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會計法與股價崩盤風險

鄭智友

 

全球各地的優秀財務經理對下列問題都感到左右為難:出了壞消息,應該不顧後果立即公佈,還是隱瞞不發而甘冒可能誘發金融危機的風險?
 
這個兩難困境,就是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會計學系系主任金正本講座教授4月23日為「校長講座系列:學術薈萃」作最新演講的重心,講題是「穩健會計法、制度基礎與股價崩盤風險」。
 
「財務經理出於策略考慮,對壞消息往往會隱而不報或報而不全,但對於好消息卻會儘快公佈,」金教授說。根據美國楊百翰大學對全球六大會計學期刊(《會計評論》、《會計研究期刊》、《會計及經濟期刊》、《會計學評論》、《當代會計研究》、《審計應用與理論期刊》)從2006至2012年刊登論文所作的統計,金教授是全球名列第三的會計學家。
 
金教授指出,報喜不報憂雖然是人之常情,上述做法卻有違人類智慧,而且可能對本地或全球經濟發生嚴重影響。「若罔顧規定而行事,往往會使壞消息在公司內部越積越多,而好消息未經核實即貿然公佈,又可能催生『泡沫』,令股價暴跌的風險上升,」他說。
 
金教授從研究中得出結論,認為防止股價暴跌的最好方法,就是他將保守的會計學方法改進而成的所謂「穩健會計法」,其基本原則是:保持謙卑,不要誇大公司的業績。
 
他笑着說:「你有錢,就不想給人知道你究竟多富有!」
 
他認為,公司固然應當如實承認營業虧損之類的壞消息並適時及早公佈,不該隱瞞或藏起有關公司經營不善的資料,但對於好消息也不應過早確認,而應當堅持先加以核實,然後才公佈或採取相關行動。
 
「穩健會計法可防止壞消息在公司內部隱藏積壓,可以減低股價暴跌的風險,」他說。
 
金教授的研究,其前提假設是:會計工作的穩健程度,也即因實際條件而保守行事的程度,與將來發生股價崩盤事件的機率構成反比。這個觀念來源於他自己將「會計學」界定為關於價值的科學,而且從下列三個嶄新視角考察價值:
 
  • 從事經濟活動的個人或機構,經由生產、銷售、融資、投資等活動而創造經濟價值,也即財富。
  • 會計,就是把這些創造價值的活動加以匯總的過程,其結果是可觀察、可核實、可計量的數據。
  • 會計作為學科,是一門關於價值的科學,其研究對象是:價值的創造、匯總、計量、分配。
 
金教授對金融崩潰及金融風險的關注,與他提出的一個論點密切相關:金融崩潰給人的教益很大,然而代價也很大。
 
「無論一般人,還是政策制訂者,往往從影響極嚴重的事件中學到較多知識,或者往往是除非發生股市崩盤就不去學,」他說。
 
若能明智地從事會計工作,也即確保能提供可觀察、可核實、可信賴、可審計、穩健而切實可信的會計賬目,經濟增長因金融市場崩潰而受阻的風險就會較低。
 

你可能感興趣

聯絡資料

傳訊及數據研究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