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故事

正在顯示 11 至 20 筆資料(共 222 筆資料)
Discovery of a protein that promotes cancer metastasis
癌症擴散(metastasis)是癌症致命的主要原因。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的研究團隊最近發現一種蛋白質,可觸發肝癌細胞和胰臟癌細胞轉移和擴散,並與癌症患者的存活時間有相關性。是次研究經過一系列體內外模型驗證,並與臨床數據吻合,有望為癌症治療帶來新靶點。
colour system cityu
現今色彩系統如RGB和CYMK均以文字編碼色彩,並需要大量數值來表示不同的顏色,令運算困難,兼轉換費時。最近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的科研人員透過創建一套嶄新的色彩系統,為解決上述難題取得重大突破。
e-skin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研究團隊最近開發一套無線、柔軟的「電子皮膚」(e-skin),能夠同步兼具感應、傳遞觸感,和令觸感再現的雙重功能,並可形成一個用戶對應多個用戶的觸感互動網絡,對提升遠程通訊的沉浸式體驗,有龐大應用潛力。
cityu mask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的研究團隊成功設計了一種「呼吸充電」靜電口罩,能通過使用者的呼吸「自充電」,在佩戴和呼吸時不斷補充口罩的靜電電荷。這顯著提升了口罩的過濾效能,可長時間使用達六十小時,相對傳統外科口罩只有四小時,這設計同時減輕了環境負擔。
privacy protection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研究團隊最近研發了一套名為《Vizard》的「可隱藏元數據分析系統」(metadata-hiding analytic system),容許個人資料擁有人自訂有關數據的使用權限,相信在不同範疇、例如精準醫學研究等領域都具有應用潛力。
cityu
由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學者領導的一支科研團隊,最近成功開發出一種嶄新的微型裝置,可以容納液體樣本並放進透射電子顯微鏡(TEM)內,進行更高分辨率(解像度)的分析,為直接及實時地於納米級別的微世界中觀察和記錄複雜的電化學反應,打開了大門。
Dr Eddie Ma Chi-him CityU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的神經科學家最近發現一種小分子,可以有效於視神經受損後促進神經再生,並恢復其視覺功能,為青光眼等疾病引致視神經受損而喪失視力的病人帶來希望。
Dr Sam Hsu Hsien-yi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的科研團隊最近便開發出一種無鉛鈣鈦礦光催化劑,能夠高效率地把太陽能轉化為氫氣能源。團隊更揭開了光電化學製氫過程中「固體-固體」(鹵化物鈣鈦礦分子之間)和「固體-液體」(鹵化物鈣鈦礦和電解液之間)的界面動力學之謎。這項研究成果,為未來開發更高效、以太陽能驅動的製氫方法,開闢了新道路。
Pyroelectric catalysis
由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研究人員共同領導的一支科研團隊,最近便利用局部等離激元熱源,成功產生了明顯更快及效率更高的熱釋電催化反應,能夠極其有效地把「熱釋電催化材料」迅速加熱及冷卻。
Professor Ng Yun-hau
金屬氧化物是一種極具潛力的「光電化學水分解」催化劑,能夠將水分解為氫氣作為替代能源,但其效能在低電壓下卻會大減。香港城市大學(城大)聯同澳洲和德國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最近發現摻雜了磷質的氧化金屬催化劑,可解決「電荷載流子傳輸」(charge carrier transport)不良的問題,從而減少水分解過程中的能源損耗,為實現碳中和願景提供了潛在新方案。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