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學者推動數碼人文 結合數碼工具研究中國歷史

 

社交媒體讓我們可以輕易得知朋友最近過得怎麼樣,甚至找到蛛絲馬跡,發現誰和誰原來早已是老相識。但若要找出歷代人物之間的關係,便要埋首無數古籍,花上海量的時間和精力。香港城市大學(城大)一名積極推廣數碼人文(digital humanities,又譯「數字人文」)的歷史學者,便利用數碼工具研究宋代歷史,包括由宋人的書信中嘗試交織出他們的「朋友圈」。近年他四出分享將電腦與資訊科技應用在人文學科的經驗,革新研究模式之餘,更希望凝聚不同領域的學者共同研究,集各家之大成。

digital humanities
城大人文社會科學院中文及歷史學系助理教授徐力恆博士。

 

所謂數碼人文,可理解為使用電腦技術進行人文學科的研究。城大人文社會科學院中文及歷史學系助理教授徐力恆博士,正是香港少數的數碼人文專家之一。

分析海量資料的前提是先要獲得資料,但是要將中國典籍數碼化,可謂挑戰重重。徐博士解釋說:「首先,漢字數量不少,且有很多種寫法,用電腦辨識古籍中的文字已不容易;而且古籍的文本一般沒有標點,故需要人文學者用專業知識,有效地訓練電腦執行數據輸入及數碼化的工作。」他形容數碼人文的精粹在於人文學者的人腦與電腦的力量相輔相成,形成互補。他預期研究人員以後甚至可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等數碼技術,進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整理。

因《三國演義》衍生對中史的興趣

digital humanities
徐博士自小對中國歷史深感興趣,矢志成為歷史學者,大學本科入讀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圖片由徐博士提供)

 

於香港土生土長的徐博士在學生時代會打關於《三國演義》人物的電玩,更衍生出對中史的興趣,大學本科毅然選讀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後來主攻宋代歷史研究。他認為既然想學習中國歷史,便值得到歷史發源地中國內地鑽研學習,北大自然是不二之選。大學的其中一年他回香港度假,並到城大中國文化中心聽講座。他笑說:「當時的講者談及歷史研究和電腦技術的結合,我聽完只當作是研究的嶄新方法,沒想到那就是我首次接觸數碼人文研究的相關概念。」

大學本科畢業後,他獲得羅德獎學金到牛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間協助他的指導老師用數碼工具整理及研究宋代政界信息的流通,自此學術生涯與數碼人文結下不解緣。他亦將數碼工具用於自己對宋人書信的研究,尤其關注北宋書畫家米芾、名臣李綱和文官孫覿等人物的書信,分析他們的社交圈子。

大學本科畢業後,他獲得羅德獎學金到牛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其間協助他的指導老師用數碼工具整理及研究宋代政界信息的流通,自此學術生涯與數碼人文結下不解緣。他亦將數碼工具用於自己對宋人書信的研究,尤其關注北宋書畫家米芾、名臣李綱和文官孫覿等人物的書信,分析他們的社交圈子。

參與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的工作

博士畢業之後,他到哈佛大學當博士後研究員,參與「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China Biographical Database Project, CBDB)的工作。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的開發工作由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及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合作進行,現時儲存了大約49萬個生於七至十九世紀間中國人物的資訊,包括籍貫、社會交往關係、親屬關係等,讓外界作數碼分析之用。

digital humanities
中國歷代人物傳記資料庫提供歷史人物的社會交往關係等資訊,可供搜尋。

 

徐博士認為,該資料庫可以成為幫助學者研究歷史人物各方面的重要工具。舉例來說,他研究宋代歷史,傳統研究方法是埋首圖書館的典籍,細選史料再分析解讀。他說:「但窮一生之力,我們也不可能看完或精準地把握所有的中國典籍。如果有電腦的協助,我們在研讀之餘,在比較、篩選、分析海量的資料上,都會更具效率和規模。」

徐博士後來和當時的同事把資料庫如何將資料數碼化、學者可以怎樣善用資料庫等議題,總結成題為《Harvesting Big Biographical Data for Chinese History : The China Biographical Database (CBDB)》的論文,並於《中國歷史學刊》(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y)上發表,希望藉此推廣資料庫,讓更多人善用這批數據了解中國歷史。

向各界推廣數碼人文研究的概念

徐博士於2019年加入城大,現時身兼人文社會科學院「數碼社會」研究群召集人。他認為,數碼人文會為人文學科的研究帶來衝擊和新機遇,而與電腦科學等不同領域的學者合作,亦會帶來新的研究模式和意念,故積極推動數碼人文相關發展,鼓勵校內外的研究人員使用數碼工具。

digital humanities
徐博士早前主辦工作坊,邀請到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陳詩沛博士參與。圖為陳詩沛博士介紹提供中國歷史土地調查圖的網上製圖工具CHMap。(圖片由徐博士提供)

 

2021年6月,徐博士便代表城大中文及歷史學系主辦了「再思中國人文的數據化:數碼人文網上工作坊」,邀請國際學者分享交流,約有280人在各地透過互聯網參與其中。

另外,徐博士與朋友於微信上開設了一個名為《零壹Lab》的公眾號,輪流發表他們本人以及指導年輕學生寫下對科技與人文精神的反思,以起學術知識轉移之效。公眾號更獲得了2019年度數碼人文大獎中「最佳數碼人文博客文章和系列文章」的第二名。徐博士解釋說:「這公眾號以『零』和『壹』取名,是源於電腦0和1的二進制代碼,也代表我們公眾號團隊在數碼人文、數碼文化範疇中的新探索,就如由0跳到1,是令人振奮的開端。」數碼人文大獎由來自世界各地的相關學者創立,旨在表揚對數碼人文有貢獻的單位和計劃,並由公眾提名及票選出得獎者。

徐博士也在2021年5月於城大人文社會科學院為中學教師舉辦的活動中,分享了歷史學者如何運用資訊科技工具進行研究,例如用地圖呈現唐代進士和北宋進士籍貫的對比,以及這些圖像化的呈現對教學有何幫助。

digital humanities
數碼人文豐富了史料呈現的方式,例如這張「唐代進士和北宋進士籍貫對比圖」中,黃點是唐代進士的籍貫分佈,粉紅點則為北宋進士的籍貫。(圖片由徐博士提供)

 

徐博士相信,數碼人文為學術界帶來的影響廣泛,不但促成跨學科的研究協作,亦協助研究人員突破長篇大論的論文、專著的框框,例如以電子地圖及網上資料庫等較為新穎的方式呈現並發佈研究結果,既直觀又有根有據。更重要的是,數碼人文幫助研究人員處理零散及大規模數據的整理工作,令研究效率得以提高,也孕育出新的角度。

Newsletter Subscription: Research 

* indicates required

Areas of Interest 

聯絡資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