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固有想法!研究發現城市化可促進釋放中國耕地,增加糧食生產

 

城市化一向被視為令耕地減少的原因之一,因而威脅糧食安全。不過,一支由香港城市大學(城大)與浙江大學等其他院校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早前推算發現,原來在中國內地,城市化與耕地資源保護及糧食生產並非必然是魚與熊掌,城市化反而可促進釋放耕地,並有利於大規模耕作,增加糧食生產。

這次研究由浙江大學學者領導,團隊成員包括城大公共政策學系張曉玲教授(共同第一作者),以及來自澳洲和英國院校的研究人員。研究結果已於學術期刊《Nature Food》上發表,題為〈Urbanization can benefit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ith large-scale farming in China〉

當全球愈趨城市化,城市不斷向外擴張,許多聲音都擔心這會令適合耕作的土地縮小。針對「城市化vs耕地安全」這個爭議不斷的課題,研究團隊詳盡分析並量化了城市擴張和耕地開墾對農作物生產的影響,並得出一個與普遍認知相反的結論:城市化在中國內地或有釋放土地復墾的潛力!

城市化反而「釋放」耕地

urbanisation release croplands
團隊推算中國城市化程度在2050年會達80%,可復墾的農地會集中在華北平原(圖A)、長江中下游平原和東北平原。而城市擴展面積最密集(紅色部分)的地區會是京津冀地區、長江三角洲(圖B)和珠江三角洲(圖C)。(圖片來源:DOI number: 10.1038/s43016-021-00228-6)

研究團隊透過空間數據和情景分析測算,推算中國城市化的程度會由2015年的56%增至2050年的80%;但與此同時,可以釋放出580萬公頃的農村土地用於耕作,主要位於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和東北平原,面積相當於2015年總耕地面積的大約4.1%!

團隊進一步研究推算,即使這些「新增耕地」剛開始時可能不太肥沃,但到了2030年和2050年,農作物總產量對比2015年仍會增長1.4和3.1%。

推算結果表明,城市化有助釋放土地。此外,城市化令農村人口減少,加上釋放出來的農村土地有助減低耕地碎片化的程度,這反而有利於規模化的農作業發展和環境保護。而要實踐這目標,團隊認為必須采取城市-鄉村統籌發展的方式,復墾廢棄的農村建設用地。

勞動力流動與土地資源的錯配

urbanisation release croplands
左圖顯示由於在城市化進程中農村並未復墾,2000到2015年間大部分地區糧食產量下降(藍色範圍佔多)。右圖則顯示假如城市化程度在2050年達80%,並由於城市化會促進農村復墾,糧食產量會增加(紅色範圍佔多)。(圖片來源:DOI number: 10.1038/s43016-021-00228-6)

研究團隊指出,事實上,雖然2015年中國農村人口較城市人口少約20%,但農村裡用來居住的建設用地則比城市的多出160%,而這些用地其實都具有被釋放的潛力。不過在內地實行戶籍制度下,離開農村到城鎮打工的農民工由於持有非當地城鎮的戶籍,無法與城鎮居民享用同樣的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這些農民工在成功於城市「落戶」之前,基本上不符合資格買房子,子女的受教育權不受保障,也沒有醫療保險等等。因此,他們大多不願放棄他們的農村宅基地,寧願用由城市賺得的收入在農村地區建屋,變相是一個人佔了兩處地方。

研究團隊於文章裡寫道︰「這種發生在中國農村裡雙軌制土地浪費,是戶籍制度的意外結果,但透過合理的城鄉統籌發展,可以為釋放農村土地用作農業生產,提供巨大潛力。」

另外,研究指出現時農村家庭的平均農場規模只有0.5公頃左右,而隨著城市化的發展,研究推算日後平均農地規模可能增加到1.35公頃。農地規模增加有以下好處:增加農民收入、減少肥料及殺蟲劑的使用,因而有助保護環境。

研究團隊強調,雖然按研究結果,城市化或可釋放農村土地並增加農作物產量,但能否實現仍然受技術和管理方式左右。張教授說:「至關重要的是要考慮在城市化過程中,可能失去土地的小農戶的生計和福祉。而且農村土地開墾的先決條件是移徙到城市中的農民工,已經在城市得到很好的安置。」

團隊認為,城市化與農業生產可並存的這個新發現,可以指引全球正經歷急速城市化的地區,於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方面的發展方向。張教授總結說:「城市化和糧食安全應該同時實現,這樣才可以養活和解決日益增加的全球人口。而為實現雙贏的結果,需要開墾和重整低產量的耕地和未被使用的農地。另外,失去耕地的農民和城市的農民工也需要社會和經濟上的安全網。」

urbanisation release croplands
城大公共政策學系張曉玲教授早前獲世界文化理事會頒發特別表揚證書。

浙江大學的谷保靜博士是此論文的通訊作者。而張教授與來自浙江大學的博士生汪思彤和來自澳洲國立大學的傑出教授白雪梅教授則為共同第一作者。其他聯合作者來自英國生態與水文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logy & Hydrology)和墨爾本大學。

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澳洲研究理事會、英國自然環境研究理事會等的資助進行。

DOI number: 10.1038/s43016-021-00228-6

Newsletter Subscription: Research 

* indicates required

Areas of Interest 

聯絡資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