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學生榮獲國際設計大獎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兩名學生參加英國青年結構工程師國際設計比賽,為災後重建居所提出一項富有創意的設計方案,贏得大獎。
 
參賽的160個設計方案來自世界各地,城大建築學及土木工程學系的四年級學生楊嘉文黃保英脫穎而出,在倫敦舉行的頒獎儀式上,奪得大獎,榮獲Drury獎牌(25歲以下組別的最佳作品獎),並贏得2,500英鎊獎金。
 
她們的獲獎方案名為「Small Bag Big Life」,提出一套快速而簡易的建築方法,用袋裝的沙土為遭遇天災的民衆建造舒適的臨時或永久居所。
 
楊嘉文說:「主要的材料是泥土、有刺鐵絲、包裝袋、木桁架;我們主張就地取材,因為其他的建築材料也許很難運入災區。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下,泥土就是數量最足、價格最低的材料。我們的方法既快速又廉宜,而且無害於環境,因為不需要用大量能源來製造材料。」
 
她還說,沙包裏面是粗沙、黏土、淤泥,加上石灰作為穩定劑,壓實後具有極強的抗震、防火、絕緣性能。採用順磚砌合法,可以加固沙包砌成的牆體;每層沙包之間用有刺鐵絲來防止沙包移動,並增加整體的張力。
 
兩人的設計方案不但注重建築方法,而且留意整體佈局。黃保英說:「我們的目的是營造一個社區,幫助災民增強歸屬感。」
 
她們設計的社區呈菱形,其中包含四個分區、一個醫療中心、一個教育中心。每一個分區的中央有一個六邊形的居住區,廚房和飯堂分別位於東西兩側,四個廁所則位於南北兩側。
 
黃保英解釋道:「估計一家有三到四人,因此一個分區可容納約500人,而一個社區可容納2,000人。分區設計為圓形,方便進出。物資可以存放在社區中心,以便利分工使用。此外,我們設計的兩個廚房位於居住區的兩側,使分派食物較快、較方便。」
 
黃保英還說:「建造這些居所不需要多少專業技能,因此即使無特殊技能的工人,例如災後倖存的人,也可以參與建造。比賽的評判員們說,這可減輕倖存者的心理創傷。他們還說,我們的方法簡單實用又靈活,可適應各種不同的環境。
 
兩位學生都說,城大的創新學習環境、在城大學到的實用知識,有助她們贏得大獎。楊嘉文說:「城大推行的專業教育,增強了我們的創造力,促使我們探索新觀念。受到的訓練,使我們擁有必需的知識和技能,得以為建築行業的發展出一份力。在倫敦出席頒獎儀式時,還結識了一些外地青年結構工程師,並和他們交流意見。這一番經歷令人難忘,也令人興奮。」
 
建築學及土木工程學系的助理教授劉特斌博士是楊嘉文和黃保英的指導老師。他說:「嘉文和保英都是畢業班學生,功課繁重,可仍很樂意參加這場國際比賽,滿懷熱忱幫助災區民眾,最終還能安排好時間,作出的設計贏得了讚揚。我為他們感到十分自豪。」
 
黃保英說:「建築學及土木工程學系的老師和職員,還有教育發展及精進教育處的老師和職員,都給予大力支持,因此真心感謝他們。我們特別感謝劉特斌博士、林向暉博士吳宇飛博士薛求理博士陳保國博士范子祺先生,幫我們修改了建議書和製作出立體模型。」
 
青年結構工程師國際設計比賽由英國結構工程師協會籌辦。該協會是全球最大的結構工程師會員組織,致力於提高本專業的藝術及科學水準,會員多達27,000餘名,任職於全球各地105個國家及地區。
 
 
新聞界查詢:城大傳訊及公關處馮美玲(電話:3442 6808 或 6183 0853)。
 

你可能感興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