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多位科學家獲國家科學獎 成績斐然

羅翠欣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多位傑出科學家獲得國家教育部2015年度「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獲獎數目再創佳績。
 
城大本年度有四個項目獲獎,包括由生物醫學系系主任兼講座教授楊夢甦教授擔任第一完成人的研究項目,成績領先本地院校。
 
楊教授主要研究生物晶片技術及納米醫學。他的獲獎項目為「基於微流控芯片技術的細胞通信研究及生物分子檢測平台」。微流控晶片(芯片)是生物晶片的最新研究重點,有關技術是將微米尺度的液體通道製作在晶片中,通過控制微米尺度通道中液體的流動,在晶片中進行實驗操作,測試生物和化學反應。
 
是次研究成果發展和簡化了微流控晶片的製作程序,利用晶片集成化模組,結合納米技術,建立高敏感度、高特異性和高通量的快速病毒檢測和細胞分析平台,可廣泛應用於醫學診斷和環境檢測。
 
由於微流控晶片具有控制液流、消耗樣本量小、反應快速、易於集成等特點,在臨床診斷和疾病篩查方面甚具發展前景。而在癌症診斷和治療方面,是次研究成果主要可用於快速高效的腫瘤標誌物檢測、抗腫瘤藥物的高通量篩選,以及癌細胞的操縱以及微量代謝的監控。
 
楊教授表示,研究團隊未來的工作方向主要在治療和診斷癌症方面。他說:「我們日後會加強與醫院的合作和臨床研究,為腫瘤診斷和治療提供輔助。」
 
其餘三個獲獎項目是:電腦科學系王魯生教授參與的「關於圖與組合優化的若干經典問題的研究」、物理及材料科學系胡志文教授的「基於綠色製造的先進連接材料與技術基礎研究」,及電子工程學系副教授蘇慶祥博士的「快速穩健超分辨目標定位方法研究」。
 
組合最優化是數學中的重要研究領域,而無副作用藥靶設計問題是序列模式識別中的一個難題,需要同時對兩個目標函數進行優化。王教授參與的系統研究得出一個多項式時間近似方案,可以同時任意近似兩個目標函數,從理論上首次證實多項式時間近似演算法在這領域的存在。
 
胡教授參與的研究項目與連接技術有關。連接技術是先進的製造技術,而綠色製造是連接技術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研究團隊對基於綠色製造的先進連接技術涉及的新材料、工藝及原理進行系統深入研究,取得一系列獲得國際認可的原創性成果,有助推動綠色焊接材料產業的發展。
 
蘇博士和研究團隊則提出一系列先進的理論和方法去解決三個重要的陣列信號處理問題: 波達方向估計、信源數檢測及目標定位。所有開發的算法都具備穩健、快速和精確的性能。本項目已在國際著名的信號處理期刊上發表了106篇論文。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學技術)是國家教育部設立的科技專項獎,每年頒授一次,以表揚在自然科學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領域內取得優秀成果的科學家。

你可能感興趣

聯絡資料

傳訊及數據研究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