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教育有助改善中學生抑鬱及焦慮情況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一項研究顯示,香港逾兩成中學生出現抑鬱問題,另一成半有焦慮狀況;而透過正向教育,可有效減低他們的抑鬱和焦慮情況。
 
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與香港小童群益會合作推行「整合正向心理學與音樂治療元素——正向大使計劃」,在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以問卷形式訪問1,700多名中二至中三學生,以了解他們的焦慮和抑鬱狀況、主觀快樂指數,以及影響他們情緒和快樂感的正反因素。
 
統籌研究計劃的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郭黎玉晶博士表示,在1,710名受訪中學生中,逾四成(47.0%)為有抑鬱傾向個案(possible case),而逾兩成(21.1%)中學生為可能患上抑鬱個案(probable case);此外,有約四成(40.6%)中學生屬於有焦慮傾向個案;一成半(15.5%)屬於可能患上焦慮個案。男性中學生焦慮情況顯著低於女性,但抑鬱問題則顯著高於女性。
 
與外國同類型研究相比,是次研究中焦慮個案的比率相若(本研究:15.5%;英國研究:14%),但香港中學生抑鬱個案的比率遠高於外國(本研究:21.1%;英國研究:2%)。
 
調查同時量度中學生的快樂指數。受訪中學生的快樂指數為4.53分(7分為滿分),略低於外國年齡相若學生(芬蘭12歲學生:5.29分)。
 
研究亦發現,兒時受虐及創傷經驗與青少年的抑鬱和焦慮問題有明顯正面關係,而希望感、情緒智商和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則有明顯負面關係。快樂指數方面,同輩支援、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希望感、情緒智商與青少年的快樂指數有顯著正面關係,而兒時受虐及創傷經驗則對快樂指數有明顯負面關係。
 
獲研究資助局的優配研究金贊助,研究小組亦邀請來自六間中學的115名青少年,參加為期十節的「正向大使小組」活動。其中三間學校的55名中學生參加「融入正向心理學」的小組活動;另三間學校的60名中學生參加「整合正向心理學與音樂治療元素」的小組活動。
 
「融入正向心理學」的小組透過遊戲、正向活動、體驗練習、人物故事、短片欣賞、小組分享等方式,協助參加者認識、體驗、表達和運用情緒,增強希望感,提升解決問題能力。「整合正向心理學與音樂治療元素」的小組則通過各種音樂活動帶出以上正向主題,以增強青少年的希望感、情緒智商和問題解決能力。
 
活動完成後,「正向大使小組」的參加者,較沒有參加小組的學生具有更高的希望感,能夠更好地管理和運用情緒;他們的抑鬱和焦慮顯著減低,而快樂感顯著提升。
 
郭博士表示,正向心理學是一門深入探討個人優勢、資源、能力等內在心理能量的社會科學,而音樂治療的活動形式如聽、唱、演奏、律動等,能夠有效協助青少年表達情緒、發揮創意和學習合作解難。她說:「透過整合正向心理學與音樂治療元素,我們發展了一套創新的小組活動,目的是發掘和發展學生的正面心理特質,協助他們積極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以減低他們的焦慮、抑鬱和增強正面和樂觀的生活態度。」
 
研究小組也把「整合正向心理學與音樂治療元素——正向大使計畫」的活動詳情製成光碟,讓社工、老師、輔導員等掌握正向心理學及音樂治療的知識及技巧,以協助中學生管理情緒、解決困難及訂立目標。
 
此外,郭博士認為,要減輕中學生的焦慮或抑鬱情緒,提升幸福指數,可分別從家長、學校、社福機構、政策各方面着手,例如:
·    家長應了解子女的需要和留意他們的精神健康。在溝通過程中,家長應發掘並發揮子女的正向特質,讓子女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意見,鼓勵子女訂立計劃、實現目標和積極面對困難。
·    學校可以運用正向心理學的概念,如:希望感、情緒智商,問題解決等,舉辦小組活動、講座或校本活動,推動學生運用個人的優點和強項,面對生活中的困難及挑戰。
·    社福機構,尤其是青少年服務單位,可參考計劃的實務手冊及善用各種社區資源,為青少年舉辦多元化的活動,讓他們可以在生活中實踐正向心理學,創造積極關愛的社區文化。
·    政府可擔任倡導的角色,資助社福團體在學校及社區推行正向教育活動或計劃,提升市民的快樂感及豐盛感,減輕抑鬱及焦慮的情緒。政府也應投放資源,為教育程度較低的家長提供親職教育活動,教導他們如何培育並發揮子女的正向特質。
 

你可能感興趣

聯絡資料

傳訊及數據研究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