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發現通宵營業快餐店度宿者較兩年前增加四倍

羅翠欣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聯同四個社區組織和其他四家大學合辦的全港統計行動發現,於24小時營業快餐店過夜的無家者人數,較2013年大幅增加逾四倍。他們多因無力負擔房租而選擇在快餐店度宿。
 
「2015全港無家者人口統計行動」於2015年10月29日進行。調查結果顯示,當晚全港缺乏安定或永久居所的無家者有1,614名,較2013年首次統計時增加14%,反映露宿問題的迫切性,政府及社會必須關注。
 
在受訪的641名無家者當中,半數表示無法負擔現時的私人房屋租金,只能露宿街頭。他們最後一個固定居所的平均租金約2,000元,佔其入息近三成半,為他們帶來沉重的財政負擔。另外,有216人(33.8%)在露宿前兩年間曾因租金太貴而搬遷。
 
根據調查,共有256名無家者於24小時營業的快餐店過夜,較2013年8月統計時的57名大幅增加逾四倍。在受訪的55人當中,有56%是靠綜援、積蓄、朋友或志願機構協助、借貸和拾荒維生,其餘44%表示有工作。四成受訪者表示由於租金高昂,找不到可負擔的住所,因而在快餐店度宿。
 
是次街頭統計行動由城大「城青優權計劃」聯同四個社區組織和其他四家大學合辦:包括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救世軍、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聖雅各福群會、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嶺南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
 
城大「城青優權計劃」召集人、應用社會科學系副教授區廖淑貞博士表示,逾300名大學生義工接受探訪露宿者的技巧訓練後,與服務露宿者的社區組織人員一起參與這項統計。義工們於調查當晚共走訪了240處地點,包括天橋底、公園涼亭、碼頭和24小時營業的快餐店等。
 
區博士續稱,是次跨院校及機構的統計活動獲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支持,更能廣泛推動。她說:「這次行動能順利進行,有賴社區組織、院校及義工的參與及支持。調查反映無家者數字有上升的趨勢,希望藉此能喚起大學生、公眾以及政府對無家者的關注。」
 
負責分析調查數據的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黃洪教授指出,是次調查結果顯示,無家者人數增加,主要是因為租金高昂和居住環境惡劣。他表示,即使部分無家者有工作收入,但都未能負擔房租而露宿街頭或在24小時營業的快餐店度宿。
 
他又稱,有一成半受訪者表示,選擇露宿是由於居住環境惡劣和蝨患問題;亦有近兩成半受訪者稱即使試過「上樓」,也因居住環境不理想,如太熱或太擠迫,而放棄固定居所,重投露宿生活。
 
服務露宿者的四個社區組織都認為,現時露宿者問題嚴重,政府應予以正視,建議可於市區增加中低價租金的住宿供應,及安置部分露宿年期長的人士,如公屋體恤安置,以紓緩露宿問題。
 
四個組織還有以下建議:
1.   調高綜援租金津貼金額至更貼近市價;
2.   增加單身人士公屋配額及供應,及檢討現時單身人士公屋的
      輪候制度;
3.   增設中期宿舍。
   

 

 

 

 

 

 

 

 

 

 

 

 

 

 

 

 

 

       

你可能感興趣

聯絡資料

傳訊及數據研究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