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模式與迴響 「一戰」局勢是否重演?

鄭智友

 

最近幾個月來,學者一直在談論,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的歷史和政治背景與今日的地緣政治形勢相比,二者看來頗有相似之處,且論者特別提及目前中美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
美國田納西大學榮休歷史傑出教授Loren W. Crabtree教授11月5日為「城大傑出講座系列」發表演講,指出二者之間在四個方面有可比之處;他還提請聽眾思考:為了盡力阻止中美之間的緊張局勢加劇,今天的大學應該發揮什麼作用。
Crabtree教授說:「歷史不能給人預言未來的範本,但可以給人重要的教訓。」他先前曾兩度到訪城大,對大學30年來的發展深表讚許。
Crabtree教授還說,我們若能以史為鑒,就可以避免美國歷史學家芭芭拉・塔奇曼所說的「愚蠢的前進」,亦即走向戰爭。
Crabtree教授指出,下列的四點觀察,可說明當前與百年之前的事件之間貌似可比之處為何令人發生興趣。
第一,兩個時代的國際緊張局勢,顯出某一程度的近似:多國捲入了關於有爭議領土的各方面糾紛,各國海軍看來正展開軍備競賽,民族主義復活,新上任的領導人試圖重新詮釋國際法規。
第二,Crabtree教授說,中國日益興起是基本的現實,但中國透過一個「百年國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棱鏡」看世界,令此現實帶上色彩。中國自以為受到敵對勢力包圍,正在加強軍備以作回應。
第三,相對而言,美國趨於衰落,它也用一個三棱鏡看世界,但此鏡大不相同,卻是「普世價值」、「自由主義的國際主義」,這種世界觀可能令美國走上與中國正面衝突之路。此外,美國亦在加強軍事力量;有預測認為,今後數年內美國可能在亞洲擴充軍力,以期保護其經濟及外交利益。
第四,中美兩國必須設法緩和正在加劇的緊張局勢,必須不惜代價尋求和平。如果高等教育機構希望為此出力,一個最佳的建議是:從多個層面提升大學的國際化,例如可藉助交流合作協議,在一個層面上聚集兩國的學生、教員共同從事研究項目,在另一個層面上則促使雙方深入了解彼此的文化。
演講結束前,Crabtree教授指出:「中國的興起是不可避免的,但無須恐懼。」他還說,增進了解和寬容,可減輕民族主義等現象的上升,為未來的和平奠定基礎。
 
 

 

 



 

你可能感興趣

聯絡資料

傳訊及數據研究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