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教授就能源與教育發表演說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校長郭位教授9月18、19日接受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錄影訪問,就「能源戰略與國家安全」及「高等教育與創新」發表演說,並與節目主持人及在座的城大學生答問交流。
郭教授主講「能源戰略與國家安全」時說,世上有40%的人生活在幾乎沒有電能的地區,60%的人活在電能充裕的地區,以「七彩能源」發電,包括水、火(煤、油、天然氣)、核、風、太陽、生物及其他,其中以水、火和核三種最多。
這七彩能源中各有利弊,例如煤很可靠,但產生最多二氧化碳,造成最嚴重的空氣污染;太陽能很環保,但供應不穩定;再生能源對環境的影響少,但價錢相當昂貴。
各國的能源策略源於各自對環保的看法,例如重視環保而且水資源豐富的挪威,95%由水發電、3%為火發電;重視經濟發展的美國,70%為火發電、20%為核發電。
中國全國近80%的電力來自火,空氣污染嚴重,郭教授引述數據指,每年全國約30萬人死於空氣污染,因此中國政府正在調整能源結構,將跟印度和南韓逐漸成為核能大國。
郭教授說:「我們的能源採取甚麼策略都有代價和風險,一個國家的能源組合要全盤考量,要在能源供應、安全可靠度、環保和經濟發展中取得平衡。」
郭教授認為核電是七彩能源中重要的選項,但許多人擔憂核電安全。他說,福島核電廠在2011年地震及海嘯後立即停止運作,卻因為廠方沒有進行冷卻核設施程序,最終造成嚴重災難,因此福島核電廠事故屬於人禍。
郭教授強調,凡事都有代價和風險,能源的利用也不例外,他希望大家理性看待能源的永續利用與經濟的永續發展,並理性看待核能發電的安全及環保問題。
郭教授主講「高等教育與創新」時說,大學分為四類:一)以人文學科為主的大學,二)綜合大學,三)專業大學,四)單科大學。兩岸四地的大學多為綜合大學,單科大學也慢慢轉型為綜合大學,郭教授則把城大定位為專業大學,他說:「大學要有定位,有定位才能成功。」
中國傳統文化把教育定義為傳道、授業、解惑,因此兩岸四地的大學都以教學為主,上課時間較長;相反美國的大學重視研究,上課時間較短,卻有更多時間思考,培養出研究精神。郭教授說:「我說的研究不一定要出論文,而是有種打破沙盤問到底的精神,可以是出版一篇論文、發明一項產品,或者提出一種思想。」
郭教授認為研究有助教學,反之亦然,因此高等教育的首要精神是教研合一,在傳道、授業、解惑之上,還得要格物致知,以冒險和突破精神去創新,讓教學和研究兩條腿走路,並行不悖。
郭教授亦主張高等教育在創新之上亦應以學術自主,他認為在大學之內,學術工作應歸於教授,而行政工作則由其他人擔當。城大擁有高度的學術自主,他作為校長十分尊重同事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他總結道:「要做世界一流大學,要有好的定位,要教研合一,還要有研究學術自主的精神。」
該兩集的「世紀大講堂」節目特別移師城大錄影,並由城大媒體與傳播系的學生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