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場風險長在 資訊科技利弊並存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資訊系統學系系主任兼講座教授趙建良教授主持講座,從科技的角度着眼,生動回顧資訊科技如何促成2008年的金融海嘯,並探討未來應如何以科技研究協助控制風險。
 
趙教授在1月25日主持第13場「校長講座系列:學術薈萃」講座,講題為「2008 年金融海嘯與未來展望:作為金融危機的原因及補救措施的資訊科技」,引領聽眾從嶄新的角度審視全球金融危機。
 
趙教授指出,包括美國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在內的不少人均意想不到資訊科技改變了「金融風險的遊戲規則」。格林斯潘先生在2008年10月承認,他原以為市場能夠自我調節,結果他錯了。
 
「格林斯潘先生在出錯前的40年一直是對的,但他似乎太偏重理念,忽略了系統分析,」趙教授說。格林斯潘先生的「主要錯誤」是,他在金融海嘯爆發前低估了當今科技進步所產生的風險,因而未能認識到有必要監管由資訊科技催生的複雜衍生工具的投資交易。
 
趙教授運用圖表和實例說明,科技如何促使次級貸款的泡沫越吹越大,最終爆破,引發市場崩潰。他指出,銀行的運作已日益依賴大量運算,而運算科技的進步促成了複雜的槓杆式借貸投資系統,由此衍生惡名遠播的次級抵押貸款債券。
 
不過,趙教授並未把資訊科技視為禍害,不認為它只會催生有缺陷、高風險的新金融工具。相反,他認為資訊科技既有利也有弊,它同時也可用於加強規管金融市場。他認為衍生工具的使用將會繼續擴大,與此相隨的是,世人呼籲加強規管,從而為資訊系統及危機控管的研究帶來更多機會。

趙教授說:「風險不會消失,但我們應更有系統地控制風險。」他進一步指出,補救方法在於「基於實際數據的系統分析」。這就需要對巨量金融數據作系統分析,視市場為動態體系而為之建構模式,進行大規模的金融模擬,並研發新的金融資訊工具。所有這些工作均有助監管銀行體系,改善商業資訊流通,促進明智的金融決策;而這些工作需要運用雲端計算科技等新技術,以處理來自世界各地的大量實時數據。
 
趙教授以他目前進行的研究為例,說明他的理論有何用途。趙教授的研究團隊根據美國的實時數據來分析銀行網絡的系統風險。模擬壓力測試可以顯示,不同市場的各種情況如何影響一家銀行的流動資金風險。這些分析有助我們作出風險控管的決策。倘若格林斯潘先生在房產泡沫爆破前了解這些系統分析,他或許可能察覺險情而另作應對。
 
在講座結束後的問答時段,聽眾踴躍發問,引發充滿趣味的討論。有出席人士提出人性貪婪等複雜因素會令金融體系難以預測,趙教授答道,預測雖有困難,但大家仍需要預測,以助每天的決策。他表示,自己不會因為看到悲觀的一面而灰心喪氣,而會選擇努力向前看,以創造更美好的未來。「我們身處學術界,應幫助他人在日益複雜而波動的市場環境中,作出明智而迅速的行動,」趙教授說。

你可能感興趣

聯絡資料

傳訊及數據研究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