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進行人工繁殖馬蹄蟹放生研究

曾邦媛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與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研究人員於9月13日在大嶼山水口放生20隻人工繁殖馬蹄蟹,並利用植入的晶片,監察其生長情況。這是本港首次從事人工繁殖馬蹄蟹放生及追蹤研究活動。

這項研究由生物及化學系副教授單錦城博士張肇堅博士帶領進行。未來半年內,研究人員將會每隔兩周潮退時,利用追蹤儀器尋找放生的馬蹄蟹,記錄生長和居住環境的詳細資料。

單博士說:「過去十年,亞洲區的馬蹄蟹數目大幅下降,在全球僅餘的四個品種中,香港可以找到兩種。人工繁殖馬蹄蟹有利於馬蹄蟹數量回復較高水平,避免這種號稱『活化石』的史前生物絕種。」

馬蹄蟹的學名為「鱟」,在地球上已生活了大約四億年,身體構造基本維持不變,故有海洋生態活化石之稱。由於年幼馬蹄蟹身軀細小,城大研究人員花了數月時間才找到合適的晶片。為避免馬蹄蟹脫殼時把晶片一同脫下,研究人員經多次測試才確定植入晶片的位置。現時使用的晶片體積細小,具備編碼功能,研究人員能夠根據晶片號碼識認個別馬蹄蟹。

最近放生的馬蹄蟹屬於八齡(即已脫殼七次),另有15隻七齡(即已脫殼六次)的馬蹄蟹有待脫殼至八齡,於9月底在同一地方放生。

單博士表示,研究小組過去兩年努力研究人工繁殖馬蹄蟹,在提升馬蹄蟹成長速度和存活率方面取得初步成果。馬蹄蟹每次脫殼,身體就會長大一點。在一般合適的野外環境下,10,000隻年幼馬蹄蟹中只有一至兩隻可存活至生殖成熟階段;而人工繁殖的馬蹄蟹成長到七齡的存活率達38.7%。一般在第一年脫殼一至兩次的年幼馬蹄蟹,在實驗室環境下一年內可脫殼六次,即表示人工繁殖的馬蹄蟹生長速率更快。

香港過去數十年的海岸發展和環境污染破壞了馬蹄蟹的棲息地,導致馬蹄蟹繁殖率和存活率下降。單博士說:「現時香港成年馬蹄蟹的數目不得而知,不過近二、三十年來未有在香港發現馬蹄蟹產卵的蹤跡。其實,后海灣和大嶼山不乏鹹淡水交界的泥灘,是最適合年幼馬蹄蟹成長的棲息地,因此我們應盡力保護這些地區,使馬蹄蟹得以繼續繁殖下去。」

城大於2006年和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合作,進行馬蹄蟹研究及保育工作,其中包括收集馬蹄蟹在港棲息情況的科學數據,爭取馬蹄蟹在港列入保護物種,並提高市民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以免馬蹄蟹及其他珍貴物種的棲息地受到破壞。

你可能感興趣

聯絡資料

傳訊及數據研究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