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體化與多元文化

劉淑君

 

如何在全球化及現代化的世界趨勢下,保留文化的多元性?香港城市大學校長張信剛教授與巴基斯坦Riphah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校長Anis Ahmad 教授於3月1日在城大舉行對談,互相交流了對文化多元性的看法。分別成長於東亞及南亞兩個不同社會體系的張教授和Ahmad 教授,對尊重多元文化,和促進不同文化背景人士的了解方面,持相近意見。

 

張信剛教授是研究生物工程的專家,對伊斯蘭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曾於去年10月和11月在城大的中國文化中心舉行過兩次有關伊斯蘭教與中個文化關係的講座,分別題為「伊斯蘭教傳入中土」和「中國傳統文化對伊斯蘭教的影響」。

 

Riphah 國際大學的校長Anis Ahmad 教授,除是該校伊斯蘭與比較宗教的傑出教授外,也是伊斯蘭季刊《西方與伊斯蘭》(West and Islam)的總編輯,經常獲邀前往世界各地演講,向西方闡述有關伊斯蘭教的觀點。Ahmad教授應香港伊斯蘭聯會邀請,於2月23日至3月1日在香港各大專院校和社團作一系列有關伊斯蘭課題的演講,其中兩場在城大舉行,由城大的東南亞研究中心主辦。

 

張校長在對談中表示:「生物多樣性對我們整個生態系統具有非常正面的意義,因此我相信,包容不同背景和不同價值觀的文化多元性,同樣也會對我們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在這個大前提下,張校長剖析了當代國際社會的「不平衡」

現象,指出「有些人的聲音較大,也較有能力向世界其他地區宣示他們的看法」,而當兩個不同的價值體系相遇時,就會出現某種形式的競爭,它可能是商業上的,也可能是一方把自己對事物的看法強加於另一方身上。Ahmad教授同意此觀點,認為「目前的最大威脅,是把單一文化硬套在整個地球村上,使得整個世界對生活質素只有單一理想。」

 

在個半小時的對談期間,張校長最關心的議題,是當兩個文化相遇,優勢不及對方的一方應如何面對挑戰,才能在學習和適應的同時,保留一己的文化身份。Ahmad教授說:「我相信知識上的交流比政治糾紛更具滲透性。我們學術界可以把價值觀融入教學方法,向下一代灌輸這些觀念。」Ahmad教授深信在推動不同背景的人互相了解、尊重文化多元性的工作上,學術界扮演著無比重要的角色。

 

家庭觀念亦是張校長十分關心的課題。校長以香港的情況為例,指出本地居住環境狹小,人們生活方式趨向西化,因此發現儒家主張的大家庭觀念已被西方核心家庭所取代。他十分支持「跨代同住」的理念,而這亦是目前不少美國社會工作者視為理想的生活模式。張校長繼而提出另一問題:「在都市化的年代,在擁擠的生活環境裡,如何才能維持大家庭的生活方式,讓祖輩的智慧得以傳給孫輩?」

 

就此,Ahmad 教授語重心長地回應,指出伊斯蘭傳統也是主張大家庭,並不推崇核心家庭的生活模式。他說﹕「對我來說,婚姻是道德倫理的契約。假如我們鼓吹不必負上任何道德倫理責任、不必生兒育女的生活方式,那我們就會踏上摧毀禮

節、社會和文明之路。」他建議在兩個層面上維繫大家庭的生活模式﹕在建築方面,城市的住宅大廈應加入小小的客房,讓祖父母可過夜留宿;在學術方面,教師應根據道德倫理價值,教導學生有關「家庭」的概念,讓下一代明白核心家庭與大家庭之別,學會建立愉快家庭的法門。

 

回顧了中國、日本及其他東亞國家在過去幾百年的歷史發展和現代化經驗後,張校長繼而詢問Ahmad教授對伊斯蘭社會如何回應當代社會的挑戰的意見。Ahmad教授回應說:「這是一個持續的現象,我並沒有現成的答案或解決方法。不過,伊斯蘭的架構是具有一定彈性的,只要它不悖離基本原則,就可以容許不同模式同時並存。」其實只要不超出基本框架,《可蘭經》本身也容許不只一種的詮釋方法。Ahmad教授相信要在這個轉變中不失自己的文化立場,就有賴客觀而批判性地分析各種方法。「我們不可以純粹借用他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而必須在參考西方思想後,再自行發展一套體系;只應取其精華,而非全盤套用。」


 

你可能感興趣

聯絡資料

傳訊及數據研究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