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邁進電子數碼新世界

 

以往做研究的最有效方法就是鑽圖書館,翻查藏書參考。可是,今天網上資訊愈來愈豐富,只需輕按滑鼠,便立即可以閱覽各類書籍、期刊及研究論文。邵逸夫圖書館館長潘華棟博士說:「現今的圖書館不再是單純的存書庫了,我們現在的運作方式跟以前截然不同。」



怎樣不同呢?邵逸夫圖書館去年夏天購入900多種電子書,加上不斷增收的電子數據庫、網上期刊及電子書,已變為一所真正的數碼圖書館。除了新添的電子書,圖書館亦增添了約400個電子數據庫,內含約9,000份期刊的內容。讀者除了可查閱圖書館所訂閱的900多種電子書外,還可經校外的一個數據庫,閱覽超過20,000種不屬於本校圖書館的電子書。

由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資助的本港八大院校圖書館,設有聯合藏書發展督導委員會(Collaborative Collection Development Steering Committee),專責有關聯合購買圖書館用品的事宜。潘博士為委員會的聯席主席,透過潘博士在委員會的努力,逸夫圖書館得以優惠價格購買多款電子資源,為城大節省了約二百萬元。

相對於現藏超過550,000冊的傳統書籍以及130,000套期刊合訂本,圖書館所擁有的電子資源不過是滄海一粟;不過讀者能夠透過大學的電腦網絡即時取得的大量資料依然是叫人驚嘆的。潘博士說:「我們負責處理的是現今無所不在的——『資訊』。不管我們用的是甚麼方法,只要能夠讓讀者得到所需的資訊,就算完成我們的任務。」

例如,要研究在莎士比亞戲劇作品中「九」這個數字的重要性,你不必把重甸甸的莎士比亞著作抱在手上逐頁查閱,只需到圖書館的電子藏書部,找出電子版的《莎士比亞全集》,然後讓電腦代勞搜查好了。

目前,圖書館設有180個左右的電腦工作站,讀者可輕易查閱目錄及各類電子資源。圖書館將繼續購買與城大課程有關的電子新書。潘博士相信未來電子書與印刷書籍的發展,最終會傾向以電子書為主。他認為,電子書的書價跟印刷本差不多,可是電子書卻不會損壞,也不會過期不還,因為可以借出的時間只限8小時。

儘管有些讀者最初不太習慣在電腦屏幕上閱讀書本,但現在他們大都適應了。潘博士說﹕「我們所得的初步反應是,讀者均喜歡網上書本的構思,我們的服務統計也顯示電子書很受歡迎。」

潘博士強調,圖書館數碼化並不僅在於購買新的電子書和電子期刊。圖書館以往的主要任務是在有限的空間內盡量儲存書籍、期刊及其他印刷品。不過,圖書館現今的責任則是按讀者需要的地點及時間提供資訊。為此,圖書館把一半的電子資源存放在大學的網絡上,以便讀者可在任何時候查閱;其中不少資料更可在校外以遙距方式取閱。潘博士說:「不論晴天雨天,讀者都可以使用圖書館。包羅萬有並非最重要——重要的是能夠『適時』地提供資訊,而非以前搜羅各種藏書,目的僅在應付不時之需。倘若圖書館藏書五百萬冊,卻只有少部分為讀者所用,又有甚麼意思呢?」

潘博士和所有圖書館的同事時刻緊記的是為大學的員工和同學收集、散布和傳送資訊,他希望在資訊科技應用方面,更向前邁進一步,為讀者提供最佳的服務。
 

你可能感興趣

聯絡資料

傳訊及數據研究處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