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找出影响护士接种新冠疫苗意愿的因素

 

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苗研发成功,为终结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带来曙光。疫苗更可谓前线医护人员的保护罩,有助巩固医疗系统的稳定运作。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城大)学者有份领导的研究团队早前就香港护士的疫苗接种意愿进行调查,发现不足三分之二的受访者有意愿接种COVID-19疫苗。该调查亦分析了影响接种疫苗意愿的原因,团队相信这将可为日后疫苗接种的推广提供依据。

covid-19 vaccine

研究团队由香港城大社会及行为科学系副教授兼副系主任(研究)李健杰博士,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的学者共同领导。研究的结果已于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上发表,题为〈Influenza vaccine uptake, COVID-19 vaccination intention and vaccine hesitancy among nurses: A survey〉

研究团队早在COVID-19疫苗研发成功之前,于2020年3月至4月间,进行有关未来接种疫苗意愿的网上问卷调查,团队最后共分析了1,205名香港现职护士提供的回应。他们的平均年龄约40岁,九成是女性,逾半于公立医院工作,而且与病人有高度的接触。

调查结果显示,即使填问卷时仍未太清楚COVID-19疫苗的有效度、副作用以及提供的保护会持续多久,63%受访护士表示有意注射疫苗。然而,研究团队指出,即使这些护士最终全数都接种疫苗,在疫情爆发时仍不足以在护士间达致群体免疫,所以研究团队预期,配戴口罩等抗疫措施仍然需要维持一段时间。

三分一受访者出现疫苗犹豫

为了解受访的护士为什么对接种疫苗出现犹豫,研究团队运用了5C心理先决条件(5C psychological antecedents)这个模型为框架分析。套用“5C”,令人们对疫苗产生犹豫有以下五项因素:

  • 信心(Confidence): 对疫苗的效用、安全性、必要性及提供疫苗的系统的信任度;
  • 自满(Complacency): 认为疫病的风险低,产生轻视疫苗作用的情绪;
  • 规限(Constraints): 认为疫苗的数量少、考虑疫苗价格是否可以接受、疫苗是否容易获取;
  • 权衡(Calculation): 热中搜寻有关疫苗的信息的倾向;搜寻信息后评估风险和权衡利弊是明智做法,但过度权衡亦会导致对是否接种疫苗产生犹豫;
  • 集体责任(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 是否愿意为保障他人而接种疫苗,达至群体免疫。

研究团队分析数据,发现较年轻、对疫苗较有信心、较愿意负上集体责任、具较低自满心态(即并不认为疫病的风险低)的护士,会有较高倾向接种COVID-19疫苗。团队认为这个发现,有助相关机构设计如何推广疫苗接种计划。

工作压力大  增强疫苗接种意愿

调查亦要求护士自我评估工作压力程度,包括个人保护装备是否足够、是否有需要在隔离病房工作等,并分析工作压力与注射疫苗的意愿有否关系。结果发现,与COVID-19相关的工作要求和护士感到工作压力增加有关,亦增强了他们对COVID-19疫苗的接种意愿。李博士说:“在疫情高峰过后,由于护士的工作压力会相对减轻,因此接种COVID-19疫苗的意愿应该会下降。”

covid-19 vaccine

目前,香港的感染率不高,因此对疫苗的信心以及道德责任,成为护士打疫苗与否的主要考虑。李博士进一步解释说:“当中对疫苗的信心是决定性的因素。而另外香港政府最近提出为已接种疫苗者提供便利,或者也会成为接种的强力诱因。”

针对疫苗犹豫原因而设计接种计

团队认为找出不同类别护士对接种疫苗犹豫的原因,有助针对他们的需要而介入,以提高接种率。例如这次调查发现,较年长的护士接种COVID-19疫苗的意欲低于较年轻的护士,但其实年长者正是受COVID-19威胁更大的一群。团队建议,可作进一步研究,了解较年长护士为何有较高的疫苗犹豫,以及把基于不同原因而对接种疫苗有犹豫的护士分类,或有助制定相应的疫苗接种措施,以配合他們的需要。

“另外,护士群体一般被公众认为是可信赖的对象,他们接种疫苗有助公众建立对疫苗的信心。假如护士接种率不高,推动民众接种疫苗会更具挑战。而同时民众注射疫苗的意愿亦因地而异,会受当地疫情的规模、对卫生当局的信任度影响。”李博士总结说。

此外,团队这项研究是首次同时呈现护士接种流行性感冒疫苗的行动与注射COVID-19疫苖的意愿。结果发现近半受访者表示有打流行性感冒的疫苗,相比之下,过往流感疫苗的注射比率大概只有三成。团队估计比率上升是因为COVID-19与流感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相似,而注射流感疫苗可以于COVID-19和流感同时流行的期间,减少误诊的机会。

covid-19 vaccine
香港城大社会及行为科学系副教授兼副系主任(研究)李健杰博士。(图片来源:香港城市大学)

 

李博士与港中大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助理教授郭健安教授,均是此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和第一作者。其他联合作者包括港中大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李瑞山教授黄仰山教授,以及该学院和韩国成均馆大学的研究人员。

 

 

研究获得香港研究资助局、医疗卫生研究基金和英国惠康基金会(Wellcome Trust)等的资助进行。

DOI number: 10.1016/j.ijnurstu.2020.103854

本文已于 “香港城大研创” 微信公众号发布。
Wechat ID: CityU_Research

 

 “香港城大研创” 微信公众号
 

 

 

 

 

联络资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