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ding Principles

学术管治的基本原则

郭位校⻑⾃从2008年入职城⼤以来,⼀直倡导政(治)教(育)分离,以确保城⼤能够完全体现其学术使命,多元共融,引领世界。

任何外部⼈⼠不应⼲扰⼤学的学术管治;保持政治中立可以确保维持学术⾃由和⼤学⾃主。教学、研究及知识传播是⼤学的重⼼,学⽣、教职员及校友都不应利⽤城⼤宣扬其个⼈政治观点或谋⼀⼰之利。为持续巩固研究和专业教育⽅⾯的国际优势,城⼤⽮志恪守中立和⾃主原则的教研环境,⽀持以遵纪守法的基础从事理性讨论,秉持相互尊重、合作的精神包容各种观点。学术⾃由和⼤学⾃主是⼤学的核⼼价值,必须得到尊重。

政教分离是学术⾃由和⼤学⾃主的根本。

(教务会于2022年3⽉15⽇举⾏的第123次会议上通过以上原则)
 

Support from governance bodies

大学管治机构的支持

校长及其内阁与大学的管治机构有稳固的共识。校董会主席与校长保持密切沟通,对于社会运动和疫情期间的相关校务事宜了如指掌,就按大学基本原则采取的措施表示支持,其中包括社会运动期间校方决定会见个别学生,进行具实质意义的沟通,而非与学生群体公开会面,以减低会面遭到把持、演变成伴随言语甚至身体暴力的政治宣传舞台之风险。这类公开会面往往由校外人士主导,他们的政治目的和动机与教学无关。校董会行政委员会完全认同并重申大学应保持政治中立;对大学秉持言论自由和互相尊重的原则,促进以和平、理性和非暴力的方式表达意见表示赞同。校董会主席高度赞扬校长及其团队在这一困难时期所作的贡献和努力。

此外,大学顾问委员会和行政委员会全力支持大学采取的保安及相关措施,以确保校园和学生宿舍内每个人的安全。

ERU responds to social unrest and pandemic

紧急事故应变小组回应社会动荡及疫情

从2019年6月开始的社会动荡,到2020年1月以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情况十分严峻,为我们身处的城市和社区带来挑战。

在校长领导下,大学管理层作出多项困难而及时的决定,为保障城大整体利益提前做好准备。例如,副校长(学生事务)和副校长(行政)获授命在2019年8月成立紧急事故应变小组,与各部门紧密合作应对危机,并在必要时提供及时、适切支援。小组至少每天召开一次会议,讨论紧急事宜。尽管校长去年年底身体抱恙,工作安排紧密,仍尽力抽空出席小组会议。

截至2020年6月5日,紧急事故应变小组已就与大学社群攸关的一系列议题发布了90则大学公告,内容包括在社会动荡和疫症爆发期间大学为教职员和学生提供的支援、校园安全及特别工作安排等。

此外,紧急事故应变小组于2019年10月撰写了一份特别报告《提问与回应》,详列小组透过多次会面及书面形式,收集来自个别学生和组织的过千条问题,以及大学作出的完整回应和声明。

Communications with faculty and staff

与教职员沟通

致力确保公开与问责,对大学成为世界领先学府至关重要。校长珍视聆听校内社群意见的机会,并定期与教职员会面,讨论共同关注的问题。在2019年,校长及管理层与教职员举行了16次会议,会见了500多名不同学院和行政部门的教职员,包括商学院、工学院、理学院、赛马会动物医学及生命科学院、法律学院、数据科学学院;以及传讯及公关处、电算服务中心、资讯系统服务处、财务处及人力资源处。

在校园恢复正常办公后,校长会同管理层于2020年5月底会见了300多名其余学院的教职员,包括人文社会科学院、创意媒体学院、能源及环境学院。其后于6月,在《2020-2025年策略性发展计划》发表后,校长及管理层将与职员会面,就大学未来五年的策略性发展方向进行沟通。

除与职员作面对面交流外,校长自2011年起,每月均会撰写简讯与教职员沟通,截至2020年4月合共发表了82期《校长简讯》。简讯有助传达校长对大学事务的观点,并成为同事了解重要事项的有效平台。校长还会在必要时透过电邮或其他方式与同事和学生沟通。 2020年,校长曾于2月4日就实施特别防疫措施向教职员及学生发信;又于4月17日,就社会动荡及疫情对大学运作及财政造成的影响发信通知同事。

Communications with students

与学生沟通

校方透过各种有效沟通渠道,了解及跟进学生的关注事项。自2019年8月以来,校长定期与不同学生会晤了八次,当中包括学生会干事,就大学政策交流意见;又到校园各处及学生宿舍与教职员及学生见面,借以获得第一手资讯。校方因应学生会要求,没有公开有关会面。于社会动荡期间,每当有报道指城大学生受伤或被捕,校长均在得到学生同意后亲自与他们或其家人联系,以提供适切支援。自2019年6月,校长致电特首办公室至少4次,反映校方对事态的关注;学生会干事也知悉这一事实。

大学尊重学生团体的自主,并鼓励持不同意见者作理性讨论。粗言秽语或政治宣传只会分化城大社群,阻碍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Communications with alumni

与校友沟通

在社会动荡及疫情爆发期间,校方透过多种途径与校友保持联系,申述大学坚守政治中立、言论自由和互相尊重的基本原则;大学如何应对各项挑战;以及紧急事故应变小组的繁重工作。校方特别安排电子通讯,包括大学声明、校长电子通讯和校友聊天群组,与校友及校友团体保持沟通。大学管理层也曾与校友代表(包括城贤汇及城大评议会成员)沟通,申述大学的基本原则,并聆听他们的回应及不同看法。

Moving forward

展望

毕业生就业能力

2019年6月开始的社会动荡和近来的疫情,无疑为全球经济和就业市场带来空前严重的冲击。在社会经济波动不定的环境下,毕业生在规划职业生涯和求职时面对更大困难。为此,城大迅速成立了专责工作小组,由副校长(学生事务)带领,并注入额外资金及校长与各副校长的捐款,协调大学多项就业支援计划,以增加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大学已调拨大量额外资源,在多个范畴支援学生,包括为应届毕业生提供专业职业指导;加强与雇主的联系,发放最新职位空缺信息;并与各行各业的雇主和校友合作,推出职业发展计划。同时,学生发展处的事业及领袖策划中心正与各学术部门、商学院职业发展服务处及工学院合作教学中心紧密合作,推出一系列工作坊、招聘讲座和其他特别项目,以提升毕业生就业机会。

持续推行教研合一

城大致力提供卓越的专业教育和从事优质转化研究,以促进社会发展,缔造更美好的未来。大学将开设更具挑战性的课程,把问题为本的学习和研究元素结合,继续加强教学与研究的联系,使学生能够突破常规以有创意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教学与研究密不可分,而尖端研究能启发学生学习。结合研究元素的全方位学习经验可让学生做好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大学将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尝试从研究角度解决问题,并有大量机会参与由教师领导的开创性研究项目。

巩固学术标准

我们将改革本科生学位评级制度,以解决现行制度下日益普遍的学位评级膨胀问题,及更好地反映优秀学生的能力。我们将革新一级、二级和三级荣誉的学位制度,改为对最佳的15%毕业生(根据毕业积点的排名)作以下认可:

学位荣誉:
•    summa cum laude(卓越):最佳的2%
•    magna cum laude(优异):次佳的5%
•    cum laude(优良):再次佳的8%

新制度已于2020年6月2日获大学教务会表决通过,将提升学位评级制度的参考价值。新制度将适用于自2020/21学年及以后入学的本科生。与此同时,学士学位课程的最低毕业积点将订为2.0分,符合国际主流标准。

新制度经参考美国大学采用的类似制度而制订,有助消除传统上将毕业生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带有「次等级」歧视性质的隐喻。

城大的新学位荣誉制度带领香港和亚洲高等教育界向前迈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