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國際化成功之道

 

(From left) Professor Dai Lin, Professor Matthew Lee Kwok-on, Professor Julie Li Juan and Dr Mary Pany Yuet-ngor discussed effective strategies for internationalisation at the 3rd HK Tech Masterclass.
(左起)代琳教授、李國安教授、李娟教授和彭月娥博士在第三場HK Tech網上論壇討論國際化的有效策略。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於8月4日舉行第三場HK Tech網上論壇。講者及與會者都認為,有效的國際化策略對領先全球的大學而言是不可或缺的。

副校長(發展及對外關係)李國安教授在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概述城大的國際化策略及成就。他強調:「作為一所領先全球的大學,城大致力在所有營運範疇加強國際化。」

這些努力在2019年取得成果。城大在該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的國際展望評分為全球最高,而在2020至2022年間為世界第二及亞洲第一。

Professor Lee sketched out CityU’s internationalisation strategies and achievements in his keynote address.
李國安教授在主題演講上概述城大的國際化策略及成就。

李教授提出城大推動國際化的兩大支柱。第一是從世界各地招收最優秀的學生和教員:現時城大有40%的學生是非本地生,來自70多個國家或地區,同時有75%的教師是來自35個國家或地區的非本地人士。李教授說,這種國際混合模式不論對本地生與非本地生都有好處。他說:「兩個群體可藉此增加互相理解與包容。」

另一支柱則是為本地學生提供面向國際的機會。現時約50%學生參加交換生或其他海外項目,城大正致力將相關比例提升至65%。李教授並概述城大的其他幾項舉措,例如興建更多宿舍、改進食肆並提供更多元化餐單,以及幫助非本地生設立學會。全新的部門「文化薈」將進一步促進校園的多元文化。

李教授總結道:「很高興看到我們的策略取得實質成果。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把經驗分享出去,並加倍努力以確保我們維持高度國際化視野,從而支持城大成為亞洲區內全球領先大學的策略定位。」

城大的三位講者亦分享了國際化策略如何在不同的營運層面實施,並帶來豐碩成果。

環球事務拓展處處長代琳教授探討城大如何擴大全球拓展、促進多元和創造環球學習機會,即使新冠疫情亦無礙進行。代教授說:「在疫情大流行期間,我們善用數碼化平台和活動接觸新的受眾。」城大現時有超過500家合作院校及機構,遍佈在逾52個國家或地區,以進行學生交流、教員及研究合作。

商學院副院長(國際學術交流)彭月娥博士闡述商學院的國際化課程。除了與41個國家或地區的240家學院建立雙邊交流夥伴關係外,商學院還提供暑期課程,培育具社會意識的全球公民。她說:「活動包括為弱勢社群建造家園、在孤兒院教學等。」

協理學務副校長(學術事務)李娟教授集中討論國際教員招聘和國際教育經驗,指大學管理層在招聘國際教員初期就已參與。她說:「這是我們確保招聘達致最高標準的方式。」城大也通過雙聯學位課程和優厚的獎學金,為學生提供各種出國機會和途徑。

Jooste博士強調確定驅動國際化所需的價值觀十分重要。
Jooste博士強調確定驅動國際化所需的價值觀十分重要。

非洲高等教育國際化中心創始成員兼主任Nico Jooste博士則從非洲角度發言。儘管全球夥伴關係在日益複雜的世界將發揮更重要作用,但他強調確定驅動國際化所需的價值觀也十分重要。

在專題討論環節,各講者闡述如何確保全球夥伴關係能互惠互利,並由價值觀驅動。李教授說:「價值觀超越抽象的意識形態假設,而必須為參與雙方帶來有價值且實際的利益,才可建立成功的夥伴關係。」他舉例指城大目前在香港招收了最多一帶一路地區學生,他指這些學生是建立互利夥伴關係的良好起點。

會上亦討論到在新冠疫情下學習到的經驗。李教授認為虛擬體驗無法取代實體環境中的社交互動,但他也看到虛擬渠道能令面對面交流的體驗更為豐富,更預測這將是後新冠世界的一個新興範疇。

你可能感兴趣

联络资料

传讯及数据研究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