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生憑女同性戀研究奪美國心理學會大獎

曾邦媛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應用社會科學系應屆畢業生鄒家怡獲得「美國心理學會屬下第52號學會──國際心理學會」頒發的學生研究比賽大獎,並且是今年唯一的本科生得獎者。

鄒家怡的研究題目為「香港與內地女同性戀者之比較研究」,主要探討香港和內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女同性戀者如何因羞恥心、自我評價、同性戀者身分認同及親朋支持等因素,作出「出櫃」(即公開表明同性戀者身分)的決定。

今年1月至5月期間,鄒家怡收集了231名香港女同性戀者及199名內地女同性戀者的問卷回應,然後加以分析。結果發現,羞恥心會使女同性戀者降低自我評價,減低其對同性戀者身分的認同,最後減少「出櫃」的意願。此外,兩地女同性戀者的調查結果沒有明顯差別。

鄒家怡發現,兩地女同性戀者受羞恥心影響作出「出櫃」決定的程度相若,這與中國傳統價值觀有關,她說:「雖然香港人受西方思想影響較大,但只限於日常生活表面和習慣;在更深層意義上,中國傳統思想和價值觀並沒有受到影響。所以兩地的女同性戀者都認為,自己的行為未必得到大眾認同。」

該女同性戀研究原本是鄒家怡今年的畢業習作,當時只針對香港女同性戀者,後經應用社會科學系鄭相德教授提議和鼓勵,加入內地女同性戀者研究部分。鄭教授表示,鄒家怡很勤奮,能夠以本科生身分在多數由研究生囊括獎項的國際比賽中脫穎而出,實在難得。

鄒家怡所做的香港女同性戀者研究發現,較多受訪者選擇向朋友傾訴衷曲,而較少向家人或親屬吐露隱衷。九成以上受訪者表示,父親和兄弟俱不是傾訴對象;六成受訪者曾向家人透露同性戀傾向,而95%的人曾向朋友透露同性戀傾向。研究結果反映,香港女同性戀者認為朋輩關係約束較小,朋友比父母更能接受其性取向。

鄒家怡還表示,由於很多女同性戀者沒有公開身分,接觸她們有一定難度。她透過朋友、同性戀者網站及同性戀者機構,花了5個月時間才收集到足夠數據完成研究,最後憑研究獲獎,感到十分高興。

美國心理學會是全球最大的心理學家組織,擁有15萬名會員,其屬下的國際心理學會今年只向三名學生頒發大獎,唯鄒家怡為本科生。

你可能感兴趣

联络资料

传讯及数据研究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