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與鄰國大學的聯繫

劉淑君

 

「香港要成為區內的高等教育樞紐,就必須更深入了解鄰近國家,」校長張信剛教授說。他認為城大加強與鄰國大學互相交流的機會,將有助香港發展為高等教育樞紐的進程。

 

香港鄰近國家近年的社會經濟及文化發展迅速,但與更發達的國家相比,這些國家的發展相對較鮮為人所認識。

 

張教授於6月及7月下旬到訪首爾、馬尼拉、新加坡及科倫坡四個城市,並分別跟首爾國立大學、高麗大學、成均館大學、菲律賓大學及科倫坡大學簽訂五項學生交換協議。張教授亦與延世大學及新加坡國立大學的教學人員聚首,商討加強城大與兩所院校的學生交換計劃。

 

張教授說,城大在邁向國際化時,除致力保持和加強與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及新西蘭的大學的聯繫外,亦應與南韓、日本、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泰國、印度及斯里蘭卡等鄰國的主要大學建立聯繫,並開拓交換學生的機會。

 

張教授說:「如果我們能從這些亞洲國家引入相當數量的學生就讀城大,肯定有助我們的學生,亦即未來的社會領袖,對這些國家增加了解。」

 

目前城大約有500名教員擁有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及新西蘭的博士學位;而大部分參加交換生計劃的學生均是從這些國家獲得國際體驗。

 

「但時代改變了,30年後,我們看到的世界將會不一樣,」張教授說。他已看到香港鄰近國家日趨繁榮的跡象,還有每年東盟「10+3」峰會亦反映了區內結盟時代的來臨。「我們應該裝備學生面向未來,而城大早已放眼於我們鄰居──即距離香港四至五小時飛行路程的國家。」

 

例如,大學率先於2000年成立「東南亞研究中心」,而中心副主任黃麗嫣博士最近還獲得英國政府資助數千萬港元,研究回教社會婦女的情況。剛於7月成立的亞洲及國際學系,是城大對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國際化議程的積極回應,亦會增加城大在亞洲地區和國際議題上的參與機會。

 

在張校長與上述五所大學簽署新的交換生協議之前,城大已與亞洲七所大學簽署了學生交換協議,包括日本青山學院大學、馬來西亞理科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及韓國高等科技學院等。張校長說:「我們已向着正確的方向邁進。」

 

「香港,既是中國的一部分,又是亞洲的國際城市,有望成為區內的主要知識輸出者,」張校長總結說。「城大透過定位為與區內主要大學增加互動的先鋒,有助香港發展成區內的主要知識輸出者的進程。」

你可能感兴趣

联络资料

传讯及数据研究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