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媒体时代的政治极化

 

民意分布体现着社会偏好。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的许多决定都基于他们对舆论的看法,而政策制定者也会根据民意制定政策建议。随着数字和社交媒体成为人们日常信息获取和人际交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数字技术的渗透不仅在改变民意表达的方式,也在改变民意的研究方式。专注于研究新媒体科技对社会及政治影响的城大媒体与传播系学者沈菲博士,通过大数据文本挖掘技术,尝试了获悉民意的新研究途径。

舆情大数据分析

沈博士表示:“我们生活在一个亟需及时、全面了解民意的时代。”他指出传统民调有很多局限性,例如成本高、受访者对问题措辞敏感等。“但通过充分利用人们在互联网上的自由表达,大数据能为舆情研究提供新方向。” 沈博士说。由沈博士及其团队发起的“香港网络民意数据挖掘计划”(http://www.webopinion.hk)借助电脑文本分析技术来了解网上民意。

研究小组将12个重要的网上平台作为数据来源,包括论坛、传统媒体网站和网络新闻网站,之后开展了数据爬取、数据清理、标记化、词库开发和数据分析工作,从而将非结构化的香港民意数据转为可视化的数据。沈博士表示:“我们希望这个平台上的数据和分析能对政策制定者、公众和学术界带来长远的帮助。”该项目发现, 在过去几年中,网上政治讨论变得越来越情绪化,导致香港出现意见两极化和社会分裂,同时也大大影响到民众参与政治讨论,而政治讨论恰恰也是沈博士的另一研究方向。

沈博士表示:“香港的问题不在于市民的意识形态差异,而在于不同政治派别的人视彼此为敌人。情绪化的讨论和仇恨言论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屡见不鲜。虽然消除政治分歧不必要,也不可能,但减少政治情感极化是当下社会面临的最大任务之一。政治情感极化一般是指人们仅仅因为不同的政治立场而对他人表现出不喜欢或不信任的倾向。”

审慎讨论试点实验

很多证据表明,当缺乏有效沟通和讨论时,很容易导致极端思想和负面情绪泛滥。为探讨如何借助沟通减少香港政治两极化,沈博士开展了两项实验,来比较审慎讨论和随意讨论的效果。在实验一中,沈博士邀请了对香港基本法第23条持反对意见的人参与90分钟的讨论;他们被随机分配到审慎讨论组或随意讨论组,审慎讨论组成员有一本话题信息手册,并且要求讨论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讨论规则,而随意讨论小组则没有这一要求。在实验二中,将实验一中的视频记录呈现给另外两组参与者,以此来测试观看他人的讨论和商议是否也会产生类似的效果;一组观看审慎讨论视频,一组观看随意讨论视频。两个实验都进行了前测和后测调查。

研究结果显示:

i) 在减少政治两极分化方面,审慎讨论和随意讨论的效果参差不齐。虽然人们对问题的态度以及两极分化的观点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人们开始赞同相反意见者,情绪的两极分化也明显减少了。

ii) 经过讨论,人们的知识水平未发生明显变化,但国家认同感增强了。

iii) 与随意讨论组相比,这些影响在审慎讨论组中更为明显。

iv) 观看他人参与审慎讨论和随意讨论的人也表现出类似的效果,但程度要小得多。

基于这些发现,沈博士建议政策制定者可为公众之间的政治对话提供机会、搭建沟通平台。非政府组织可在社区开展此类活动,另一种更可行的做法是将几个社区作为实地试验场,并开展纵向研究来跟踪社区社会对话项目带来的长期影响。沈博士表示:“从长远来看,香港社会需要一些机构和组织推动市民的讨论,而政府则需要扮演培育者的角色,为市民提供所需资源。”

此文章收录于CityU RESEARCH

Newsletter Subscription: Research 

* indicates required

Areas of Interest 

联络资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