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四地消費者信心港澳微升 內地、台灣微跌
文章分享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管理科學系統計諮詢中心的最新調查顯示,在2015年第二季,中國內地和台灣的消費者信心輕微下跌,香港和澳門則輕微上升。相對而言,香港、澳門消費者信心指數較上季度分別上升1.5分及0.5分,中國內地、台灣則分別比上季度下降1.9分及1.8分,但就絕對數值而言,今季度香港、澳門、台灣三地消費者信心指數非常接近。
消費者信心指數的最高分為200分,表示受訪者「信心飽滿」;最低分為0分,表示受訪者「全無信心」。指數低於100分表示受訪者「信心不足」,高於100分表示「頗有信心」。
在消費者信心指數涵蓋的六大範疇中,香港有兩類(購買房屋、物價狀況)的單項指數遠低於100分;另兩類(投資股票、經濟發展)的單項指數略低於100分;只有兩類(生活狀況、就業狀況)的指數略高於100分(詳見表一)。
香港消費者的最大擔憂仍在於購買房屋及物價狀況。在購買房屋方面,信心指數錄得43.5分,雖在各單項指數之中為最低,但比上一季度升高7.4%,顯示對此方面的信心略有回升。在物價方面,信心指數錄得65.1分,比上一季度輕微下跌1.1%,在各單項指數居於第二低。
香港消費者對投資股票的信心指數錄得96.2分,比上季得分升高3.0%;對經濟發展的信心錄得95.8分,比上季度升高3.0%。
在生活狀況、就業狀況兩方面,信心指數分別錄得106.4分、105.1分,是六個單項指數之中得分最高者,但僅略高於分界線即100分,反映市民的信心僅屬中性。與上一季度比較,市民對就業狀況的信心及對生活狀況的信心基本與上季度持平(詳見表一)。
將兩岸四地的2015年第二季度消費者信心互相比較,可見中國內地的信心最高(102.4分),隨後澳門(85.9分),台灣(85.8分),以及香港(85.3分)在本季度大致相若(詳見圖一)。
兩岸四地消費者信心指數首次在2009年第一季面世,此後每季度公佈一次,以便市場人士和專家分析、比較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台灣四地消費者的意見,了解他們對當地的經濟、就業、物價、生活、購買房屋、投資股票等六方面的信心。調查由分別位於四地的五所大學聯合進行,香港城市大學負責研究香港地區的消費者信心。香港地區2015年第二季的消費者信心調查從2015年6月19日至6月25日進行,受訪者是1,002名年滿18歲且常住於本地的香港居民。
表一:香港消費者信心指數(最近四個季度)
類別 | 2014年 第3季度 | 2014年 第4季度 | 2015年 第1季度 | 2015年 第2季度 |
經濟發展 | 82.7 | 94.6 | 93.0 | 95.8 |
就業狀況 | 99.5 | 107.1 | 103.2 | 105.1 |
物價狀況 | 62.8 | 62.9 | 65.8 | 65.1 |
生活狀況 | 105.4 | 105.4 | 107.0 | 106.4 |
購買房屋 | 46.1 | 47.6 | 40.5 | 43.5 |
投資股票 | 84.6 | 90.7 | 93.4 | 96.2 |
CCI整體指數 | 80.2 | 84.7 | 83.8 | 85.3 |
圖一:
完
傳媒查詢:
城大管理科學系副教授、統計諮詢中心主任曹國輝博士(電話:852-9020 9996)
城大傳訊及公關處李妙恩(電話:852-3442 6807或852-6050 2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