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教授獲得瑞典皇家文學院院士殊榮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比較文學及翻譯講座教授張隆溪教授,獲得著名瑞典皇家人文、歷史及考古學院外籍院士榮銜,法國啟蒙時代思想家及作家伏爾泰當年亦為該學院外籍院士。

歷史長逾兩個半世紀的瑞典皇家學院授予張教授外籍院士榮銜,旨在表彰他對促進東西方文化的理解和分析所作的卓越貢獻。

張教授在人文及跨文化領域已成為享譽國際的學者和重要作家。他的主要研究興趣在於從東西方比較研究角度,推廣東西方跨文化理解,其著作廣獲國際評論界讚賞。

隨着中國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興起,逐漸成為國際經濟新力量,以及中國在中西方關係的政治舞台上日漸舉足輕重,張教授的研究著作益發受到重視。

張教授說:「衝突往往源於文化誤解,不論表現於種族主義、文化偏見,或在國際層面上甚或引起戰爭。」他表示其研究在政治和文化上都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日漸涉足國際事務,我們更需要消除種種誤解,並推廣東西方進一步互相了解,」他說。

「正在快速發展的國家,很明顯側重科技以求致富,這一點無可厚非,也不難理解。與此同時,人文科學卻遭到冷落,被視為與經濟發展無關宏旨。然而,文化與道德價值觀、倫理、哲學的重要性,絕不下於其他學科,而任何國家要想真正強大,均不容忽視這方面的研究發展,」張教授說。

張教授說,瑞典皇家學院外籍院士名銜是人文硏究界的最高榮譽之一;他形容自己獲此榮譽是城大教學與研究之優良素質的明證。

張教授的重要著作包括Mighty Opposites (1998年)、Allegoresis (2005年)及 Unexpected Affinities (2007年)。他的Allegoresis獲評論家讚譽為「東西方比較詩學及文學分析的最佳作品之一」、「即成經典」以及「對於加深了解東西方文學作品作出重大貢獻的創新之作」。

張教授在Mighty Opposites中倡導真正致力了解中國,不要把西方心目中的典型概念套用於中國,並着墨於東西方相似之處,避免落入在他看來過分強調東西方差異之窠臼。

瑞典皇家學院成立於1753年,是人文及社會科學界最享盛名的組織之一。學院贊助人為瑞典國王。

新聞界查詢:城大傳訊及公關處傅之銳 (電話:3442 6802或9028 2758)

你可能感兴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