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四地消費者信心香港僅次北京
文章分享
城大於4月16日聯同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台灣輔仁大學及澳門科技大學在北京共同發表新推出的「海峽兩岸四地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結果。根據2009年第一季度調查顯示,北京、香港、澳門、台灣的整體消費者信心指數分別是99.7、78.8、75.4、49.1(詳見表一)。
香港消費者信心指數是城大即將推出的一系列反映經濟民生狀況的「城市指數」組成部分。消費者信心指數是一項綜合性指數,涵蓋經濟、就業、物價、生活消費、購置房屋及投資股票六大範疇,透過了解消費者對目前社會民生及經濟狀況的看法,以及對未來相關情況的預期,計算並推論出該段時期內市民的消費意欲。
消費者信心指數滿分為200分,代表受訪者「最有信心」;最低分為0分,代表受訪者「完全沒有信心」。指數低於100分表示受訪者「信心不足」,高於100分表示「有信心」。
香港消費者信心整體指數最近三季都在100分以下,反映巿民對各方面的消費信心不足,唯今季已較去年第四季金融海嘯爆發後輕微上升2.6分至78.8(詳見表二)。
負責調查的城大管理科學系副教授曹國輝博士表示,結果反映港人已逐漸走出金融危機的陰霾。「金融海嘯於去年9月席捲全球,香港市民消費信心由第三季度的88.4大幅下跌
至76.2。雖然經濟仍未全面復甦,但今年首季的消費信心已稍見回復,反映市民或許認為最壞的時刻已經過去。」
港人對生活消費狀況最有信心,2009年第一季度信心指數達104.3;對就業狀況最缺乏信心,從2008年第三季度開始持續向下,跌至56.5,可能與失業率居高不下有關。
另外,市民對房地產及股票市場的信心已稍見回復,購買房屋的信心指數從82.0上升至84.6;投資股票的信心指數則從73.0上升至78.1。
香港地區的消費者信心指數由城大於2008年第三季度建立,並自那以後每一季度通過電腦輔助電話訪問系統,訪問約1,000名年滿18歲在本地常住的香港居民,藉此量度香港消費者在該段時期內的消費意欲。
表一:海峽兩岸四地消費者信心指數2009年第一季度結果
類別 | 北京 | 香港 | 澳門 | 台灣 |
經濟發展 | 115.9 | 65.4 | 77.5 | 42.3 |
就業狀況 | 91.6 | 56.5 | 68.3 | 35.4 |
物價狀況 | 98.2 | 83.9 | 77.6 | 39.9 |
生活(消費) | 122.7 | 104.3 | 97.3 | 45.3 |
購買房屋 | 82.3 | 84.6 | 59.6 | 79.7* |
投資股票 | 87.3 | 78.1 | 72.1 | 52.2 |
消費者信心整體指數 | 99.7 | 78.8 | 75.4 | 49.1 |
*台灣此項分項指數涵蓋範圍較大,稱為「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
表二:香港消費者信心整體指數最近三季度的結果
類別 | 2008年第三季度 | 2008年第四季度 | 2009年第一季度 |
經濟發展 | 83.3 | 63.7 | 65.4 |
就業狀況 | 96.5 | 60.1 | 56.5 |
物價狀況 | 95.6 | 80.7 | 83.9 |
生活(消費) | 103.9 | 97.6 | 104.3 |
購買房屋 | 72.9 | 82.0 | 84.6 |
投資股票 | 78.3 | 73.0 | 78.1 |
消費者信心整體指數 | 88.4 | 76.2 | 7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