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勞動價值重建社群聯繫

黎佩明

 

在經濟不景的大氣候下,很多社群面對開工不足、失業,以及技術才能日益貶值的困境,社會貧富懸殊情況日趨嚴重。於是,有人在社區發起互助計劃,發行「時分券」代替金錢,讓參與計劃的成員發揮所長、各取所需,並形成小型的社區經濟——「時分券計劃」,便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學者、社會工作者、學生和香港灣仔區居民一起將理想付諸實驗的成果。

 

社會科學學部講師黃洪博士,便是致力推行時分券計劃的其中之一名發起人。社區發展一直是黃博士關心的課題,去年4月他與一名學生發起一個名為「維修兵團」的實習計劃,組織灣仔區的裝修工人,為低收入人士提供廉價家居維修服務。後來,黃博士更與聖雅各福群會的社工合作,在灣仔區內推行一個「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各取所需」的「社區經濟互助計劃」,利用時分券,讓居民交換服務及貨物。

 

時分券計劃

時分券計劃在外國早有先例,在美國和歐洲一些地區已實行了近十年。在香港,時分券在灣仔區推出至今近半年,現時參與人數達270人(主要為灣仔區居民),發行時分券總額達3萬時分(一小時的服務相等於60時分)。參加者提供的服務包括家居清潔、維修、補習、烹飪、託兒及法律諮詢等;獲得的時分券亦可用作換取其他會員提供的貨物或服務。計劃已成功取得樂施會為期兩年的資助,並已成立管理委員會,共舉辦了四次「來墟」的貨物及服務交換活動;管理委員會並每月出版《時分報》,加強區內社群的聯繫。

 

黃博士強調,這計劃並非單是一種以物易物的制度,最終亦不會發展成為一個不假外求的小型社區經濟。「居民始終要透過市場去交換基本的生活所需。從外國經驗看,參加者的目的不是做買賣,而是希望改善生活質素;在香港,參加者則希望透過提供服務,重建個人尊嚴,而非單是為了那張時分券的物質價值。」他說:「這計劃與義工服務又有所不同,因為參加者能按自己所長,選擇以甚麼技能幫助別人;而社區給予的時分券,便是對他能力的認可。」

 

文化反思

黃博士表示,為服務「定價」的過程其實亦是一種文化的反思。基層街坊十分強調平等的交換原則,不論是工人、主婦或是專業人士,換取的時分皆是相同的。「現時婦女、家務勞動價值貶值,我們是否低估或歧視了婦女服務的價值?社會鼓吹知識型經濟,當中又是否高估了知識的價值呢?」他認為,長遠來說,重建社區經濟是需要中小型商舖的參與的,現時工作委員會正積極聯絡區內商舖,遊說他們以時分券方式聘用工人,或提供優惠折扣。「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下,本地市場被跨國企業壟斷。社區經濟發展的策略,是建立以地區為本的資產,並把這些資源留在社區,而非讓跨國集團將資金運走。」除了社區發展,黃洪博士對其他社會問題亦十分關注。他是多項研究計劃的首席研究員,研究範疇包括貧窮、社會保障、勞資關係、露宿者問題等。透過參與社區活動,一方面可實踐他對社會的承擔,亦可加強他的教學工作。

 

寓教學於實習

「我很喜歡實習計劃(placement)這教學形式,學生可提出自己的意見,我也可給他們一些指引。」社區經濟互助計劃便是他指導學生的實習項目之一,先後共有五名學生以這計劃為實習項目。現時互助計劃管理委員會的兩名工作人員,便是他的學生及研究助理。

 

一名二年級學生曾孝和,於今年1月開始以這個計劃為實習項目。「這計劃的層面很廣,有社工、街坊、商舖的參與,令我體會到團結就是力量。」他說:「在一片社會不景氣下,這個計劃能讓人發揮互助精神和內在的潛能。從中,我亦學會以宏觀角度思考問題,認識人際關係和組織社區活動的技巧。」

 

另一位二年級同學陳淑韻表示:「我十分欣賞這計劃的平等精神。參與這計劃令我體會到,社會上很多被遺忘的一群,其實還是有工作能力的。」陳同學協助編製《時分報》,擅長繪畫,更以這技能換取工作時分。「這個實習機會很有意義,讓我更了解社區組織的實際運作,並學會與不同階層的人溝通。」

 

 

你可能感兴趣

联络资料

传讯及数据研究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