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及工程學院 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霍利莎

 

「我們正在努力修訂課程,減少學分要求,令課程設計更為靈活……我們只想不斷提高水平,而非追求花巧。」科學及工程學院院長王世全教授認為,該院的多個學系目前均要求同學於三年內修畢108學分,相比於美國四年制大學要求的120學分,負擔似乎是重了一些。「應修學分應該減為90左右才比較合理,因此我們正研究如何降低部分學科的要求。」

 

除此之外,學院亦正在考慮刪減部分科目。王教授希望依循美國大學的模式,開設數目較少但課程內容較廣的科目,以使同學可以更靈活地自由組合自已希望修讀的課程。他說:「學院將按照社會和學生的需要,不斷更新課程,不斷改進。」

 

突破名額限制

王教授一向不喜自誇,不過,院內教學同事的傑出水平倒還真讓王教授感到自豪。他認為學院能夠吸引眾多頂尖科學家前來任教,主要是因為「滾雪球效應」。他說:「最先受聘的傑出人材會吸引其他傑出人材加盟,因此學院現在不僅有多位著名教授,還有八位世界院士。」王教授還指出,學院目前亦擁有一批非常優秀的年輕學者,他相信他們必將成為學界的「明日之星」。

 

城大科學及工程學院的獨特之處在於融合兩大學科--科學與工程,王教授對此頗引以為傲,他說:「我們彼此尊重,合作無間。」

 

令王教授較感失望的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對城大研究生設定的名額限制。學院的兩位副院長陳仲良教授和許樹源教授亦認為,相對港大中大科大,城大的名額較少。陳教授表示,學院不少同事都對此感到困擾,他說:「我們每年均須把眾多的申請人拒諸門外……我們擁有多位優秀的研究指導教授,實在沒理由受到這樣的限制。」

 

許教授相信解決辦法之一,是透過城大企業有限公司設立更多的附屬公司,以取得外界的額外資源。「由於名額的問題,我們的科研能力受到人為的限制。這樣對社會並沒有好處。可見,未來除了透過設立附屬公司,我們很難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克服這個困難。」

 

教研有如牛油麵包

不過,凡事總有好的一面。科學及工程學院雖然受到名額的限制,卻因此可以在眾多申請人中挑選最優秀的本地畢業生。至於外地研究生--大部分是來自國內的--由於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也將其人數限制在總收生的三分一,亦使得學院只能從國內申請人當中選錄「精英中的精英」。陳教授表示:「因為名額實在有限,我們只能取錄精英分子,所以我們的研究生可以說是全港最優秀的一群。」

 

學院的研究成績固然斐然,但學院並未因此忽略教學。王教授表示﹕「教學好比麵包,研究則像牛油。光靠牛油是活不了的。」事實上,科學及工程學院的獨特之處,正在於將課程與研究工作緊密相連。

 

陳教授指出,科學及工程學院正全面加強採用資訊科技作為教學之用。學院最近推出的「三合一」綜合教學模式,把講課、導修和實驗結合為一。這種新教學方法是讓兩位學生先從電腦終端機觀看某一課題的精簡講解,接著自行動手解決問題,或透過電腦模擬練習,深入了解課題。陳教授解釋說:「這樣的話,他們可以立即應用所學的理論,不必在聽完講課後等候好幾個星期才做實驗--那時恐怕他們已把有關的理論忘得一乾二淨了。」

 

學院最初只選了幾個科目推行上述的教學方式,現在則擴展至多個課程。學生對這種多媒體網上教學的反應很好,因為他們可以反覆學習。陳教授說:「讓學生按自己的喜好和需要而學習,可以令學習更富彈性,因此我們將繼續推行這種教學方法。」

 

此外,學院的部分學系亦嘗試採取問題為本的新教學方法。學系向學生指定問題或讓其自行發掘問題,之後再設法解決。學生可以自己動手研究、請教別人或是到圖書館查閱資料以解決問題。

 

院方還鼓勵學生填寫教學意見問卷,以表達對教學質素的看法。陳教授說:「雖然部分同事批評這類問卷調查有如對老師受歡迎與否的檢驗,但我們發現倘若某些同事持續得到高分,他們通常都是優秀的教師。」陳教授補充說,學院目前已著手重新設計問卷,加入有關新教學方法的部分,以便收集同學意見作為改善依據。

 

努力為教學增值

學院研究改進的另一領域是如何為教學增值。相比以往凡事得靠自己解決,今日的城大學生可幸福得多,打從一進入校園起,學院的教職員、學長和精心設計的導修課,均會協助他們順利適應大學生活,解決各種問題。陳教授補充道﹕「為了協助有學習困難的同學,我們設有各種補救方法,比如在數學方面,我們安排同事於辦公時間當值,學生可以像到診所求醫般前來求助。」

 

老師盡心講課,但學生能夠吸收多少卻未可知。因此,科學及工程學院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協助學生學習,為他們的大學教育增值。陳教授相信,電子工程學系去年開始推行的工作實習計劃,對學生很有裨益。參加該計劃的學生,會被安排到廣東的工廠接受八星期的訓練,然後著手處理一個小型項目。

 

他說:「在過程中學生可以學習包括從設計到製作的整個生產程序,了解將來畢業後的實際工作情況。僱主也可藉此挑選未來的僱員。」據介紹,應用物理學系和製造工程及工程管理學系現在亦參加了這個計劃。

 

致力研究

科學及工程學院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工作,正是「麵包」所不可或缺的「牛油」研究。許教授說:「所有教員都有責任進行基礎研究。」由於應用研究可得到較多的政府資助,學院亦希望同事盡量把適當的研究成果轉作工業用途。為此,學院特別成立一個工作小組,專責鼓勵同事多與業界人士聯絡,並到區內工廠作實地考察。許教授指出:「如果我們成立更多的附屬公司,定可帶來額外資金,提高城大的科研能力。這在美國已有很多成功的先例。」

 

為支持應用研究發展,城大主動參與深圳虛擬大學園(見《靈機》199期)。不過,許教授認為,我們還得為附屬公司尋找更多的辦公的地方。此外,他還表示:「我們是本地首家成立工商企業發展處的大學,我們必須繼續努力,才能保持領先地位。」

 

許教授希望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改採自由經濟的方式,讓所有大學能夠公平競爭。他相信,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訂立的名額限制,局限了大學的表現,同時也損害了社會的利益。他說:「武斷地把某家大學『標籤』為研究大學,並不會令該大學自動地在研究方面取得良好成績。優秀的研究學者遍布四方,並不只局限於兩三家大學。」許教授認為學院的八位世界院士以及其他傑出的研究學者,足以令學院的研究實力媲美任何國際級大學。他強調:「研究工作最重要是發掘知識,與『標籤』無關。」

 

學院新動向

展望未來,學院又有新獻,那就是將電子工程學系及電腦科學系重組合併為一個新的學系:電腦工程及資訊科技學系。電腦科技及多媒體技術近年極受重視,王教授相信社會未來對具備資訊科技知識的畢業生將有很大的需求。他說:「新學系得到電子工程專家、電腦科學家及創意媒體學院同事的合作,一定能夠成為全港別樹一格的學系,吸引最優秀的學生入讀。」

 

王教授的「大計」是讓科學及工程學院自然地成長,他說:「我們是一所年輕的學院,目前正在不斷成長。以我們的優秀人材和傑出表現,我深信學院將在數年內名揚國際。」

 

你可能感兴趣

联络资料

传讯及数据研究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