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科學家獲撥款研究早期發現癌細胞的新技術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機械及生物醫學工程學系李文榮教授獲中國科學院(中科院)及裘槎基金會撥款一百萬港元,以進一步研究早期發現癌細胞的新技術。
 
李教授獲得「中科院-裘槎基金會聯合實驗室資助計劃」撥款,以資助他與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合作的「光導電動力學的生物操控及生物標記」研究計劃。
 
今年僅有三項新研究獲得上述著名資助計劃的資助,李教授的研究是其中之一。該資助計劃自2004年以來,僅曾資助20項研究計劃。
 
一毫升的血液就含有數百萬個正常細胞,要辨認出可能混在其中的少數幾個癌細胞,現有的技術因不夠敏感而無法做到,因此需要有能夠早期發現癌細胞的新技術。
 
李教授研發的「光導介電電泳主導平台」,可令血液中的癌細胞自轉並向受光照投射的區域移動。「這好似一枚特殊的磁鐵,只會吸引癌細胞而不觸動其他細胞。這樣就比較容易辨別癌細胞了,」他說。
 
將來醫務人員可從病人身上受光照投射的部位抽血,採集癌細胞以供培養及分析。研究者希望這一新技術最終將能辨明癌細胞的來源,以助醫生施加適當的治療。
 
與另一項先進的細胞操控技術「激光主導光電鑷夾」相比,採用「光導介電電泳主導」技術從正常細胞中檢測出癌細胞,最少可令成本下降至十分之一,而檢測速度可提高100倍。李教授介紹說,「光導介電電泳主導」方法耗費的光能較少,又可以實時操控數百個細胞,況且現有的幾種基於納米技術的癌細胞檢測法需要複雜的預備步驟,因此「光導介電電泳主導」檢測法顯得更為有效。
 
李教授的研究團隊與攜手合作的香港中文大學科研人員,一直研究以「光導介電電泳主導」技術檢測皮膚癌細胞,結果令人鼓舞。「帶色素的皮膚細胞在充足的光導介電電泳能量推動下,會表現出特殊的自轉,這一現象可成為鮮明的生物標記,可藉此分辨帶色素的與不帶色素的細胞,卻不會傷及人體,」李教授說。
 
李教授的科研組最近成立了第一個香港與內地合作的光導介電電泳綜合平台。李教授與合作夥伴計劃兩三年後在香港的醫院進行臨床檢測,運用新技術辨認其他種類的癌細胞,以助醫生從血液樣本中儘早發現癌細胞。
 
根據資助計劃,城大與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將成立一個「生物與納米電動力學聯合實驗室」。這將是全球第一個研究基於電動力學原理的納米及生物操控、分離、組合技術的實驗室。香港中文大學及北京軍事醫學科學院附屬醫院亦將以合作夥伴身份參與這項研究。
 
「中科院-裘槎基金會聯合實驗室資助計劃」鼓勵香港的大學及中科院的科研人員合作從事特定的科研計劃,以期成立聯合實驗室而長期運作。
 
  
新聞界查詢:城大傳訊及公關處胡幗欣(電話:3442 6819或 9841 2774)
 
 
 
​​

你可能感兴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