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專家榮膺國家成就獎

陳沛芬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電腦科學系計算智能講座教授王鈞教授,以其對神經動力學優化研究的重大貢獻,榮獲2016年「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成就獎。
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頒發,經國家科學技術部核准成立,至今已舉辦六屆。成就獎是本獎項的最高榮譽。
王教授自1980年代末開始研究神經網絡的理論及應用,現為國際電機暨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院士,並且是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的主編
理想的人工神經動力系統,應與生物的神經系統無異。設計得宜的人工神經動力系統應是優秀的計算模型,能夠按照目標解決優化的問題。
「研究要取得成功,關鍵在於堅持,」王教授說。有關領域的研究發展過去經歷了不少高低起伏。
人工智能最早於1940年代由科學家開始研發,至60年代風靡一時,但熱潮在70年代逐漸消退;到了90年代再度成為焦點,至2000年代發展停滯不前,到最近又再引起全球的興趣。人工智能的斷續發展,導致研究資金並不穩定,研究人員的事業也不順遂。
神經動力學優化的研究在30年前展開並發展,至今全球研製出多個重複相類的神經網絡。不過,過去的研究都是有關凸優化的問題,而差不多所有機器學習問題,包括深層次學習在內,均涉及解決非凸優化的問題;因此非凸優化就成為全球要解決的優化問題了。
針對上述問題,王教授研發了新的神經動力模型,希望由此引申解決特定的凸優化問題。他集中分析模型,以找出全球及多目標優化的解決方案。研究所得的新成果可應用於數據處理、智能控制以及動力組合優化等領域。
他希望擴大神經動力模型在科學及工程方面的應用,包括將神經網絡應用於人工智能機器。他的研究團隊現正研究採用大型模型預測控制技術和智能控制方法,研發水下自主航行器。
在水中,訊息的傳送速度緩慢,無人駕駛的水下航行器須獨立工作,因此對智能的要求更高。
王教授多年來贏得不少國際及國家科學獎項。2014年,他獲IEEE候任會長頒發「IEEE神經網絡先驅獎」,以表彰他在神經動力學優化的卓越成就。
上述獎項獲公認為神經網絡領域的最高榮譽。王教授是繼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一位美籍華人後榮獲該獎項的第二位華人,也是繼東京大學和大阪大學兩位日裔教授後獲頒該獎的第三位亞洲人。


  

你可能感兴趣

联络资料

传讯及数据研究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