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出席書展談心件

李妙恩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校長郭位教授7月22日出席香港書展「名作家講座系列」,以「高等教育的心件」為題演講,座無虛席。他其後出席「名作家朗誦會」誦讀其新書《高等教育的心件》中「學生與我」一節,並參觀城大出版社的攤位。
 
郭教授在演講中闡述他對兩岸三地高等教育的見解及兩大主張。他以自撰詩《心盲》「眼盲迷茫,科技自強;碎紙合離,翻轉心盲。」提出政教分離之必要;《心件》「心空亦空,上心乃心;硬體軟體,總欠心件。」提出大學必須用心推行教研合一。
 
郭教授認為心盲就是眼睛看得見,但心看不見。他指出有學位不等同有學識,兩者是有差距的。不少人持有很多學位,但沒能力處理問題,這是兩岸三地的通病。他曾做過一個測試,請才高八斗的教授和博士去拼湊還原剪成50幾塊的白紙,但他們拼了很久也拼不來;然而一個小朋友一會兒便拼出來了,因為小朋友的心很單純,他發現這張紙的背面其實是香港地圖。白紙可比喻為心盲,如果把白紙翻過來,心便不再盲了。西方高等教育進步的一個原因是治心盲有法,反觀兩岸三地政教經常糾纏一起。「政教不分離的話,人的心永遠是盲的,」郭教授說。
 
郭教授舉了另一心盲的例子。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發生核電事故,最重要的原因是管理失敗。管理完善的核電廠要有三個彼此平衡的單位:第一個是學界,提供資訊、科技和人力資源;第二個是政府,作用是監管;第三個是核電廠本身。可是日本的核能監管單位、福島核電站和大學專家,大多是在東京大學畢業的,產、官、學三個單位利益糾纏不清,根本分不清何時該管、何時不該管。日本的核電災難,是心盲的一個好例子,也是產官學糾纏不清的失誤例子。
 
高等教育除了要政教分離,亦要教研合一。現今社會普遍以「教學型」及「研究型」來區分大學學府。郭教授則認為所有優秀的大學都是教研合一的。他以創立「均勢理論」的基辛格為例說明。基辛格為尼克遜總統做國家安全顧問前,在美國哈佛大學當教授,是一名天才,那時他已得到了哈佛的終身教席。他離開國務院後,想回到哈佛去。哈佛本來規定教授最多只可離開大學兩年,但鑑於基辛格的表現突出,縱使他離開了哈佛多年,仍願意讓他回去當終身教職員。基辛格卻提出一個條件,他說只想做研究,不想當教授。結果哈佛全票反對他,把他的聘書也取消了。人們常常把哈佛定性為研究型大學,其實大學沒有所謂研究型和教學型之分,研究和教學兩者本應是合為一體的。
 
不僅辦大學,任何事情要成功,那怕是燒菜做飯,也有研究的成分在內。郭教授以自己鑽研酸辣湯為例說明。他煮酸辣湯很有心得,曾在美國的《世界日報》刊出食譜,他煮的湯亦曾在城大拍賣了十萬元港幣。關鍵在於他用心研究箇中的物理原則。
 
教學與研究好比燒菜做飯一樣。郭教授說:「所謂『心空教亦空』,心要是空的話,教學一定也是空的。但是當你的教學是好的,你一定也上了心,即所謂『上心研乃心』。研究是我的心,像燒菜是我的心,我自少對烹飪有興趣,才會知道怎麼把酸辣湯燒得好。所謂『硬體合軟體』,是說辦大學要有好的硬體、軟體和經費,但這些還是不夠的。」
 
郭教授解釋,那是因為「總欠一心件」。他認為高等教育要趕上西方社會,首先要有心。最近城大排名非常好,其中一原因是城大以美國式的手法廣招人才,即主動找人才。兩岸三地有個缺點,就是僱主往往自以為高高在上。但他認為人才應主動去找,找學生亦然,重點是要有心。
 
郭教授總結說,教育是很複雜的,學位與學識兩者有差距,學識跟成就亦有差距。這個差距應該是大學努力的方向,教研合一是一個必經的過程,最重要是我們要有這個心。
 
講座完畢,郭教授出席書展另一活動——「名作家朗誦會」,在音樂伴奏下,朗誦其新書《高等教育的心件》中「學生與我」一節,訴說一位城大學生不屈服於病魔,憑着毅力用心追求學問的故事。這故事令現場聽眾很感動,有些聽眾更不禁淌下淚來。出席活動的還有城大中文及歷史學系馬家輝博士成英姝曹文宣金泰成等八位中港台韓知名作家。
 
郭教授亦特地到城大出版社的書展攤位參觀,這是他連續第九年參觀香港書展。其間他為城大出版社同仁及學生打氣、與城大實習生交流學習及出版經驗,並對城大出版社多本新書深表興趣。

你可能感兴趣

联络资料

传讯及数据研究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