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林濕地是香港生態之腎

鄭智友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生物及化學系生物學講座教授譚鳳儀教授4月21日主持最新一場「校長講座系列:學術薈萃」講座。她指出紅樹林對自然環境十分重要,有如腎臟之於人體。
 
譚教授說:「紅樹林為多種沿海及海洋物種,例如幼魚、蟹、蝦與軟體動物,提供了多樣化的棲息地、繁殖地與覓食區,亦是幾百種鳥類及野生動物的主要築巢地及遷徙中轉站。」
 
腎臟有如一家功能強大的工廠,能夠清除人體新陳代謝產生的廢物,以及血液、藥物或過量體液中的有毒物質。紅樹林亦有類似的作用,可去除水裏的有害物質,稀釋和過濾工業廢料中的污染物。
 
跟腎臟一樣,紅樹林還可以保存養分,這對動植物的生長及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極為重要。
 
譚教授是城大知名學者之一,曾榮獲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多個獎項。她亦是深圳福田—城大紅樹林研發中心主任,研究紅樹林濕地逾廿年。
 
紅樹林多分佈於全球熱帶及亞熱帶海岸的遮蔽潮間帶,主要特徵為具有發達根系與龐大的根生物量,能夠減輕如漏油等人為污染,及處理周邊地區的污水。
 
對人類及生態而言,紅樹林的作用在於能以既高效又環保的方法,容納並固定重金屬等有毒污染物和其他污染物;及有望發展濕地技術以處理污水,對受污染的環境進行生物除污。
 
紅樹林濕地對環境、生態及可持續發展都有深遠影響,並為改善污染問題帶來啟發。
 
譚教授說:「人類應保護紅樹林濕地。我們平時都關注腎臟健康,萬一出現腎衰竭,尚可做移植手術;但是,紅樹林生態系統是無法移植的!」

你可能感兴趣

联络资料

传讯及数据研究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