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氣候變化研究計劃獲得國際資助

鄭智友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公共政策學系方翠琪博士主持的一項關於氣候變化的跨學科研究,獲得著名的阿登納基金會(德國)撥出研究資助金。
城大的《2015–2020年策略性發展計劃》提出多項跨學科主題,包括智能城市、可持續能源、氣候變化、環境惡化等等;這項研究與上述主題緊密相關。
城大對獲得阿登納基金會的研究資助金表示歡迎,因為這表明本校的科研實力獲得國際社會嘉許。
方翠琪博士說:「今年3月,阿登納基金會在香港開設了『亞太區能源安全及氣候變化』辦事處,城大有幸成為該處首次頒發阿登納基金會資助金的對象之一。」
城大的研究項目題為「跨國氣候變化網絡:新型的權威,或尋求贊同的動員機制?」,獲得阿登納基金會45 萬港元的研究資助金。
阿登納基金會是智庫組織,與德國基督教民主聯盟聯繫緊密。基金會的經費來自德國聯邦議會,每年在全球舉辦2,500多場大型討論會等活動,推行多項聲譽崇高的獎學金計劃,以大力資助資質優秀的青年。基金會也主辦各種研討會,並向傑出學者提供研究資金。
城大新制定的策略性發展計劃中有五大策略主題,而方翠琪博士的研究計劃與其中一項直接關聯。
這個主題就是「拓寬跨學科團隊協作研究,應對全球範圍難題」,而「智能城市」是公認具交叉跨越性質的課題,可望催生創新的解決方案,以應對亞太區及全球關注的經濟可持續發展問題。
「智能城市」要應付的難題包括:可持續能源、氣候變化、環境惡化、都市規劃、政府規例及法律。
方翠琪博士說:「香港特區政府正在力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開發未來的發電技術,改進市場規管、研究各種發電燃料的組合,而我們的研究課題正與此吻合。」她的近期研究集中於本地社會降低碳排放的措施及其評估方法、內地城市氣候惡化的治理。
這項獲得阿登納基金會撥款資助的計劃,目的是研究另類的治理形式——即藉助「氣候變化網絡」,而非全靠政府辦事——可如何促成跨國協作,以緩解氣候惡化,並提出可催生巨變的政策。
方翠琪博士解釋說:「該計劃旨在探明:跨越國界的本土網絡是如何產生的?這些網絡是如何促成各方贊同並為本地介紹外界的最佳做法?這樣做的原因何在、效果如何?」
方翠琪博士的研究計劃受到了「C40城市氣候變化領導小組」的活動啟發;該小組是若干個世界大城市之間的網絡組織,目前正採取措施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阿登納基金會設於香港的亞太區辦事處主任Peter Hefele博士說:「在『亞太區能源安全及氣候變化』辦事處新推出的這項計劃中,我們研究各地城市在確保能源安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可以發揮什麼重要作用,亞太區民眾可以如何同心協力保護自己的家園。」
他還說:「在這個領域,像城大這樣的高等學府可以大有作為。」
參與研究計劃的國際學者包括:
●   新加坡能源研究所鄒紹強教授 
●   英國杜倫大學地理學系Harriet Bulkeley教授
●   德國萊布尼茨區域發展及結構性規劃研究院Timothy Moss教授
●   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安德魯楊政策研究學院Ann-Margaret Esnard教授
 
 

你可能感兴趣

联络资料

传讯及数据研究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