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評述環球財務危機

 

​ 「經濟學家不受人歡迎,因為我們總是提醒他人有甚麼不可以做,」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Thomas Sargent教授在近日舉行的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傑出講座上說。不過,9月28日舉行的演講座無虛席,顯然推翻了他的這句話。
 
Sargent教授與另一位學者Christopher Sims教授同獲201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Sargent教授這次來香港講學,評述歐洲的財務危機,指出美國早年的經歷與此類似,也許可供參考。
 
不過,他不願意將美國的事例當作給予歐洲的建議,謙稱自己的演講只像是比利時超現實畫家René Magritte 的名作《這不是煙斗》(但其實確是個煙斗)。
 
講座開始時,Sargent教授概述了歐盟諸國目前的困難,指出希臘、西班牙、法國、意大利等國尤其負債纍纍,以致國家發行的債券在市場上乏人問津,只好大幅度折讓求售。不過,由於挽救債務危機的政策未見明朗,歐盟又無法籌措資金,問題仍無明確的解決方案。
 
Sargent教授認為歐洲諸國選民面對的問題極為棘手:債務由誰來償付?要支出的金額是多少?歐洲的實際財務能力不濟,如何維持其慷慨的現代福利政策?歐盟應該是一個甚麼樣的政治經濟聯盟?
 
此外,他也論及政府是否應當賴債、中央政府應否挽救深陷危機的州省等難題。
 
Sargent教授認為,未來既無法確定,解決辦法也就無從預知。不過,「我們可重溫美國的歷史,以助窺探未來。」
 
他解釋說,北美洲原有屬於英國殖民地的13個州,因爭取獨立自由而作戰,以致身負重債。可是,根據美國當時的第一套憲法,聯邦政府不能籌措資金。
 
「財務危機往往催生政治改革,」Sargent教授說。因此,美國的開國先賢修訂了憲法,同時把各州的財務自主權收歸聯邦政府。到了1790年,聯邦政府不但完全重組了自身債務,也為13個州解決了債務問題。
 
美國的開國先賢明白:不能容許轄下各州賴債不還,也不能在經濟困難之際捨棄各州而不予援助。但這衍生了一個道德難題:各州認為聯邦政府既然這次出手援助,今後也會樂意這麽做,但出乎所料的是,多年後某些州份再次陷入財困而求助於聯邦政府,卻遭到拒絕。結果各州仍須依照本身的憲法去平衡財務預算,自行解決問題。
 
美國早期的財務問題與現今歐盟諸國的困境頗有相似之處。不過,這一比較有何結論,Sargent教授請大家自行引申,因為他做的比較並非周全,例如,他指出美國早期並無社會福利制度,當時的勞工市場沒有婦女參與,只倚重南方各州的黑奴,因此情形與現今的歐洲並不一樣。
 
不過,Sargent教授說,倘若經濟學「只不過是一連串數據背後的常識」,那麼美國立國之初所面對的財政問題及其解決方案,或許可提供多項參考,以供思考如何解決現今歐洲的困境。
 
城大校長郭位教授回應Sargent教授的演講,指出這位著名經濟學家關於「不確定(uncertainty)」概念的論述,也有助說明城大為何嘗試從跨學科研究的角度探討風險問題。

你可能感兴趣

联络资料

传讯及数据研究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