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出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會 論述可靠度與未來能源

梁子儀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校長郭位教授6月12日以外籍院士身分應邀出席中國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會並發表演說,論述未來能源的可靠度和社會生存性的關係。
 
兩年一度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大會是中國科學和工程技術界的最高學術會議。本屆大會於6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國家主席胡錦濤與總理溫家寶等領導人出席大會。大會為新增選的院士舉行頒證儀式。今年共有六位院士發表演說,外籍院士郭教授是其中之一。
 
郭教授說,自福島核事故發生以來,全球各地熱烈討論核能及其他能源的發展。事故發生後僅兩個月,德國政府即在政治壓力下宣佈在2022年前將關閉所有核電廠。有分析認為,此舉將令德國蒙受數以萬億美元計的經濟損失。日本則對核能的取捨舉棋不定。
 
郭教授指出,凡事都有正反兩面,並以2011年6月間華南地區的豪雨成災為例。當時豪雨引致13個省份的江河氾濫,近百人死亡,受災總人數高達八百多萬;但在另一方面,大量的及時雨緩解了持續三個季度、六十年來最嚴重的旱情。
 
郭教授指出,水,火(煤、油、天然氣)、核、風、太陽、生物以及其他種類(潮汐、地熱、洋流等)的七彩能源,在功效、安全可靠性、環保、資源儲量、經濟價值方面各有利弊;其中有些值得憂慮,有些流於不合理的恐懼,但有些嚴重性又似乎被忽略。我們需要用科學的角度,認識能源與全球環境安全相輔相成的關係。
 
郭教授強調,無論是使用哪種能源,都必須考慮三個要素──能量的來源、可靠度和可持續性,以及經濟發展。
 
他認為,福島核事故固然起因於天災,但人為的錯誤加劇了災難的後果,所以世界各地應該吸取教訓。增強可靠性是現代科技發展的必要條件。

你可能感兴趣

联络资料

传讯及数据研究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