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舉辦國際會議探討建築業的挑戰

鄭智友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建築系舉辦為期三天的國際會議,討論全球建築業面對的急迫挑戰。第十二屆東亞-太平洋結構工程與建造會議(EASEC-12)以「同一世界,多元挑戰」為主題,重點討論最近發生的天災如何影響建築業界。

 

會議於1月26日在香港會議及展覽中心展開,城大建築系系主任兼講座教授陳錦順教授擔任會議主席,並為開幕禮致辭。他說:「我們身為學者兼工程師,面對多方面的挑戰:地震、颶風、海嘯等天災和極端惡劣的天氣,這些都會對我們的設計和施工造成很大影響。」

陳教授列舉近期發生的幾次強烈地震,包括令八萬人喪生、數百萬人無家可歸的2008年5月中國四川地震,以及去年令三十萬人喪生的海地地震。「地震過後,人們都期望工程師設計並建造出更好、更堅固的房屋,」陳教授說。

 

其他出席開幕禮的主禮嘉賓包括:香港特別行政區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女士、東京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兼第一屆EASEC會議國際指導委員會主席Yozo Fujino教授,以及城大科學及工程學院院長呂堅教授

 

今年的EASEC-12會議是歷來最盛大的一屆,會議安排了10場由工程師和學者擔任講者的專題演講,另有450場簡報。與會者來自逾40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澳洲、中國內地、香港、台灣、印度、伊朗、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美國、歐洲。

 

討論的內容涵蓋多個專業,包括橋樑工程、複合材料與複合結構、實驗性方法、維修與復原、優化結構設計、行業標準與守則、結構力學與固體力學、結構健康監測、永續建築、風力工程等。

 

重點議題包括:業界新建的大樓高度持續攀升、全球範圍的熟練技工短缺、文物建築的保育專家難求,以及建築物老化等問題。

 

 

以下專家於全體會議發言:倫敦帝國學院土木及環境工程系系主任David A. Nethercot教授,OBE;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傑出教授Y B Yang教授;美國聖露易斯華盛頓大學Harold D. Jolley土木工程教授Phillip Gould教授及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工程及應用科學教授James L. Beck教授

 

 

 

此外,城大建築系副教授兆駒博士獲大會頒發Nishino獎。頒獎禮於開幕儀式後舉行,區博士是兩位獲獎學者之一。每屆EASEC會議都會給來自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年輕工程師(45歲以下)頒發此獎,以表彰其研究、研發或實踐對結構工程和建造業作出的重大貢獻,或具備在該領域取得成就的傑出潛力。

 

東亞-太平洋結構工程與建造會議系列的發起人及為之制定組織架構的是當年在泰國亞洲理工學院任教的Fumio Nishino 教授(1936-2007)及他的同事。首屆EASEC會議於1986年一月在曼谷舉行。

你可能感兴趣

联络资料

传讯及数据研究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