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歷史,展望未來 ― 城市文化沙龍談香港出版前景

陳龍根

 

「出版機構的集團化、企業化、商業化行為將給出版界造成惡果,使這一具有悠久歷史的文化事業衰弱下去,」城市文化沙龍2009年第一講講者陳萬雄博士斷言道。

陳博士是香港聯合出版(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裁、大中華地區蜚聲士林的資深出版人,具有30多年編輯管理經驗。9月24日晚,陳博士應香港城市大學(城大)中國文化中心之邀,以《全球化與中國出版的未來兼論香港的角色》為題,與30多位香港高等教育、文化及出版界的賓客暢論出版行業的發展趨勢。

出席講座的來賓包括聯合出版(集團)董事長文宏武先生、中華書局總編輯翟德芳先生、商務印書館(香港)總經理

國燊博士及總編輯張倩儀女士、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院長李焯芬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社長甘琦女士,以及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副教授呂宗力博士

以數字呈現出版業歷史與現狀

陳博士先以一系列數字回顧中國出版歷史。不說不知,原來中國近代的出版業與世界同行相比毫不遜色。在1930年代,商務印書館已是世界四大出版機構之一。縱觀歷史,中國從漢朝至清朝大約2,000年間一共出版了30萬冊書,但在二十世紀上半個世紀50年間,竟出版了10多萬冊。

講到華文出版市場現狀時,陳博士指出兩個特徵:「一體化」與「被國際化」。

「今日兩岸三地,華文出版社相互依賴,合作緊密,已經開始一體化,」陳博士說。「與國際出版業也已同步接軌,很多時候,中文書與英文書同時出版。」

與此同時,中國出版受國際影響很大。「每年有一萬多種新書譯自世界各國語言,」陳博士說。「在世界出版業中,中國已是出版大國,2008年的出版種數27萬5,000多冊,與美國的旗鼓相當。但數量雖多,品質高的卻不多,還稱不上是出版強國,仍是個入超國。」

純商業化經營導致出版衰退

陳博士認為,出版既是商業行為,又是文化事業;需要了解市場,顧及眼前利益,但也要考慮長遠利益,出版優質品牌書。真正的出版人不應局限於順應潮流,或牽就、迎合讀者需求;而應引導市場,更要有超前意識。

純商業化經營,會導致出版行業的衰退。他以日本舉例說:「上世紀七十年代是日本出版業的黃金時代。直至1992年,講談社一家的營業額仍是全中國圖書銷售額之和。今天的日本出版業已經走入狹窄的胡同。全世界的大型出版社都以教育為主,唯獨日本的出版社不同,主要靠娛樂、漫畫書支撐天下。」

他分析,這是一味受市場和娛樂主導產生的後果。對現時流行的出版業集團化,陳博士也存有懷疑。雖說集團化是為了迎備國外出版商的競爭,但會導致企業化、商業化,在講究生意經的前提下,出版特色會蛻變,最終衰弱下去。

依靠科技重新振興香港出版業

香港出版業曾在八十年代獨領風騷十數年,但在一體化市場競爭下,香港出版業面臨巨大挑戰。但陳博士認為,香港出版業仍有生存空間,關鍵在於發揮獨特優勢。

他指出,就市場大小計算,香港的出版業不遜於兩岸三地任何城市。除此之外,香港是全中國最國際化

、最多元化的城市,有最好的雙語環境。現代科技的發展為電子書的出版創造了條件,香港在這方面也可以發揮優勢。

他表示,現在雖有障礙,香港出版業最終會走出香港,融入珠三角地區以及內地市場。

陳博士的演講長達一個半小時,但眾來賓聽完後意猶未盡,紛紛提問,交流教育與出版的互動關係。呂宗力博士提及互聯網資訊帶來的「知識碎片化」現象以及對出版業的衝擊;甘琦女士談到英美等國出版業的娛樂化或稱為「好萊塢化」等問題,並認為圖書本身就是個性化產品,集團化、商業化、規模化、利潤優先只會改變出版業的本性。

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鄭培凱教授以中心十二年來的發展表示,文化界、出版界或教育界都要做有心人,共同合作,才能保證出版業的長遠發展。

你可能感兴趣

联络资料

传讯及数据研究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