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沙龍回顧香港博物館百年變遷史

伍詠茵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文康委員會9月22日舉辦本學年首場「城市文化沙龍」,邀請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助理署長(文博)吳志華博士擔任主講,暢談香港博物館的轉變過程。

負責管理全港14間博物館的吳博士以「香港的博物館:傳統、現代與後現代」為題目,與來自社會各界的40多位賓客及城大教職員講述博物館的百年變遷史。

吳博士把本港博物館的發展分為傳統(20世紀60年代以前)、現代(60至90年代中期)以及後現代(90年代中期以後)三個階段。他表示,社會演變會影響博物館的發展。在殖民統治下,香港政府的施政注重保持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忌談民族主義,亦不重視華人文化、教育和福利。

「傳統階段的博物館被視為文物雜貨攤,以大會堂博物館(1874-1933)為例,前來參觀的市民只不過為了乘涼或避雨,並不是很認真地欣賞收藏品,」他說。

到了80年代,香港逐漸成為亞洲大都市,政府才開始在文化上下功夫,大部分博物館也都是那個年代興建的,但規模較小。吳博士說:「在那個時代,專家是文物權威,高高在上,文物展示則以說教為主,並不重視觀眾的反應。」

由90年代起,博物館發展進入後現代期。博物館規模變得較大,並加入公眾參與元素,近年更向觀眾進行意見調查,加強宣傳教育工作。

吳博士補充道,香港雖然沒有世界級收藏品,社會對文物博物館的興趣卻在提升,參觀博物館的人數由2000年初的300萬上升至去年的500萬,因此當局將會在研究、教育、宣傳各方面做出努力,提高市民對文物保育的興趣。

參加文化沙龍的來賓聽了吳博士的介紹後,提出許多不同的觀點和意見,議題包括年青一代對博物館和文物的欣賞態度、媒體的興趣和編輯方向,以及西九龍文化區發展等,討論十分熱烈。

文康委員會主席兼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鄭培凱教授向應邀擔任主講的吳博士及包括城大校長郭位教授在內的眾賓客表示感謝。「『城市文化沙龍』旨在弘揚文化,推廣藝術,為各界人士交流意見提供理想平台,」鄭教授說,「看到大家積極參與,各述己見,我感到很高興。」

你可能感兴趣

联络资料

传讯及数据研究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