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大海洋環境科學家獲委任聯合國專家小組成員

鄭誼群

 

香港城市大學(城大)生物及化學系講座教授兼海洋環境研究及創新科技中心主任胡紹燊教授,獲委任為聯合國海洋環境保護科學領域聯合專家組成員。

由聯合國八家機構贊助的聯合國海洋環境保護科學領域聯合專家組,屬非政府性質的高層顧問組織。專家組成立於1969年,旨在向世界各國政府就海洋環境保護問題和政策提供權威的獨立和跨學科意見。

目前,全球只有10位專家獲委任為該組織成員,胡教授為唯一來自亞洲區的成員,任期兩年。這次委任反映胡教授在海洋環境研究方面的豐富經驗和成就獲得認同,並彰顯了城大學者和研究員的國際地位。

胡教授對獲得任命深感榮幸,表示專家組以往在保護及持續使用海洋環境方面貢獻良多。

胡教授計劃在專家組上提議討論城大一項全球首次發現的研究結果,藉此引起國際組織及政策制訂者的關注。這項結果顯示,海水缺氧會導致魚類出現性別失衡。

海洋缺氧是全球日趨嚴重的海洋問題,主要成因是污染,例如將過量營養物、耕種廢料及家居廢水傾入海洋。

「如果不及時適當處理,海洋缺氧會大範圍破壞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巨大影響。希望透過聯合國海洋環境保護科學領域聯合專家組的努力,使各國政府開始關注有關問題,並採取適當的解決措施,」胡教授說。

除了擔任國際公職,胡教授亦積極提出各種新的方法,更有效管理香港及亞太區內的海洋環境,例如運用生物指標評估污染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量度海水中的重金屬或有毒化學物等污染物濃度是評估海洋污染的常用方法,濃度愈高表示污染愈嚴重,但這並不能說明污染物對海洋生物帶來的影響。

目前,世界各地開始改用生物指標,透過了解海洋生物因環境狀況改變而產生的某些分子或生物化學反應,監察海洋環境的健康情況。

胡教授及海洋環境研究及創新科技中心的研究小組一直領導香港及亞太區生物指標研究。在近期獲撥款830萬元的政府顧問項目中,小組研製出13項亞太區首創的生物指標,量度海洋環境健康狀況。香港政府已全面接納有關建議,並將所有13項生物指標納入經常監察程序。

在另一項獲450萬元撥款的政府顧問項目中,胡教授領導小組設計出一系列慢性毒素測試,評估香港及亞太區內的毒素和風險,以及控制污染。

「生物指標能有效監察污染物對海洋生態的影響。政府現已開始採用生物指標監察海洋環境,實在令人鼓舞,」胡教授說。

你可能感兴趣

联络资料

传讯及数据研究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