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學院吸引世界各地的學生

陳舒宜

 

全球流動性正在重整世界。隨著全球化的高速發展、資訊技術的崛起、以及跨國企業的急劇增長,世界真正變成了一個地球村。爲了讓學生適應這一現實,城大鼓勵本科生在畢業前參加一至兩個學期的海外交流計劃。這個倡議從九十年代開始,至今已經在香港之外擁有70個夥伴學院。在2003-2004學年,來自海外和內地的100多名學生參加了城大的學生交流計劃。

 

率先進行城大學生交流計劃的商學院,仍然是海外交流生中最受歡迎的學院。今年,商學院接受了來自19個夥伴學院的39名交換生。這些交換生來自世界各地,包括澳洲、加拿大、丹麥、法國、德國、荷蘭、挪威、新加坡、瑞典和美國等地。城大經濟及金融系副主任何道明博士說:「由於亞洲和中國在世界政治與經濟舞臺上日顯重要,再加上香港身爲著名的國際金融與貿易中心,城大的商學院因此吸引了全球各地的商科學生。」 他補充說,商學院的「課程設計自然著重中國和亞洲」。

 

管理學系副教授、商學院交流計劃協調人彭月娥博士說:「海外交換生給城大學生帶來不少好處。他們讓我們的學生體驗到不同文化,幫助我們的學生不必出國就可增加文化意識和提高跨文化交流技巧。」本地生在與交流生的共同活動中,還會更加瞭解自己、自己的文化和社會。彭博士補充說:「共同活動是兩方面的。」

 

22歲的Nicholas West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的末年級學生,在這裏學習了一個學期,今年元月初結束。對他來說,在城大的交流經驗無論從學術上來說,還是從文化上來說,都有收穫。Nicholas說:「我的專業是金融與管理。我覺得我必須來香港,因爲這裏是如此重要的金融中心。」他還覺得城大的課程頗具吸引力,一些課程是西方所沒有的。

 

Nicholas最喜歡的課程是「金融貿易介紹」和「跨文化談判」。前者由經濟及金融系提供,課堂上有25部個人電腦,每部電腦都與路透社的即時股市和分析聯網,每位學生都可以在上課期間使用一部電腦。他說:「我覺得許多本科生都不曾這樣接觸過路透社,除非他們有個工作。這肯定是一大優勢。」教師還教他們使用各種實用的金融工具。「我肯定會在我的履歷表中提及在城大所學的技能。」

 

在管理學系提供的「跨文化談判」課中,Nicholas發現教師的教學方法非常有幫助。課程多通過角色扮演來著重現實問題和現實場景。他說:「這種方式令我們能應用所學的知識,從而記住重要的東西。除此之外,每個章節之後都進行一次測驗。」對Nicholas來說,課程中的中國文化非常有益,有一半講的是與中國談判,因此教師要向學生解釋中西文化的微妙差異。他承認:「我肯定在西方無法獲得這樣的視野。」

 

22歲的Philip Blumenthal是德國曼海姆大學的商科學生,來城大瞭解亞洲,特別是中國。在歐洲,許多人都相信,擁有美國大學的MBA文憑就好像擁有了進入跨國企業的通行證,也就擁有了一個光明的前程。Philip看法不同,「用德國俗話來說,如果一條魚逆流而上,就可能成爲第一條發現源頭的魚。」對於Philip來說,今日世界商務的中心是亞洲,而非西方。他問道:「那麽爲何不直接來亞洲呢?」

 

城大的課堂文化使得Philip思考整體教育。在德國,由於大學教育是免費的,一般都是大課堂,通常一個課堂有100多學生。「這令師生關係更疏遠,雙向交流簡直不可能。」Philip說。在城大商學院,大部分課堂都是小型的,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頗受鼓勵。「在德國,通常沒有課業或家庭作業,學生表現只憑期末考試判斷,」Philip說,「但在城大,我們必須參加各種各樣的小組討論,必須作項目和報告發表,更不用說爲測驗作準備了。這迫使我必須比在家裏更用功。」

 

據Philip說,在德國,教師一般著重理論,而在城大,教師著重的是實際技能和專業知識,以便爲學生將來的職業作準備。他說:「我認爲理想的模式是兩者兼而有之。德國大學應該在課堂上試著加入一些現實世界的東西,讓學生學點有用的知識;另一方面,城大可以讓學生多學點理論,爲學生將來深造建立堅實的基礎。」

 

23歲的Anne-Marie Myssen常被本地學生誤認爲教師,她是丹麥哥本哈根商學院第10批交換生中的一位。她說:「過去五年來,我的大學一直在和城大商學院交換學生。我認識的每一位去過城大的學生都告訴我,這是我能爲自己做的最好的事情。」但是,她還是有些擔心費用。有一天,一位教師問她,如何在600名畢業生中突出自己,「這個簡單的問題讓我立即下定了決心,我知道,來香港可以讓我輕易獲得競爭優勢。」Anne-Marie說。

 

爲了熟悉香港和中國,Anne-Marie選修了經濟及金融系提供的「中國(內地)和香港經濟」,以及市場營銷學系提供的「商業環境」。「我在香港的經歷,以及在城大得到的有關中國的知識,肯定會對我未來的職業發展有所裨益。」Anne-Marie說。

 

剛抵香港時,Anne-Marie對擁擠的人群和繁忙的街道目瞪口呆。但是,她很快愛上了香港及其異國文化。「雖然城大不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學,但是學術標準相當高,這裏先進和充足的設備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學生很容易向校方借到手提電腦,並且隨時隨地可以和師生及世界其餘地區聯網。」

 

兩年前,城大與俄勒岡州立大學開始交流計劃。極爲正面的反響促使23歲的商科學生Peter Stams來到香港。Peter說:「我的專業是商科,香港是亞洲的商務中心,我想花時間在這裏求學會是我的最佳賭注。」

 

課程之外,Peter發現作爲西方人生活在中國文化中的這段經歷最富啓發,「這是一個令人慢慢謙虛下來的過程,令我眼界大開。現在,我更瞭解外部世界如何看待美國了,這肯定是珍貴的個人成長體驗。」

 

城大市場營銷學系主任周南博士說:「我們儘量讓課程生動,並加入各種活動,包括實習計劃和遊學中國,旨在爲香港、內地和亞洲培養人才。我們很高興看到世界各地的學生能與我們共享我們的努力成果。」

 

城大商學院建於1990年,目前已經發展爲六個學系:會計學系、經濟及金融系、資訊系統學系、管理學系、管理科學系、市場營銷學系。這些學系和海外19所院校建立交流聯繫,其中包括美國的印第安那大學、法國的高等商業學院以及荷蘭的鹿特丹伊拉斯謨斯大學。


你可能感兴趣

联络资料

传讯及数据研究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