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應型攻擊者 (Reactive Aggressor)

基本理念

反應型攻擊行為(Reactive Aggression)的基本理念為「受挫攻擊預設」理論(Frustration-aggression Hypothesis; Berkowitz, 1962; Dollard, Doob, Miller, Mowrer, & Sears, 1939)。當事人因事情並非如預期般發生或因遇上失敗挫折,便會挑起憤怒激動的情緒,繼而使用武力。所以,反應型攻擊行為是因憤怒情緒所帶動的攻擊行為。當事人會主觀地認為眼前的情況受到威脅或遭到攔阻,因而挑起了憤怒的情緒,再因情緒帶動而立刻使用攻擊行為來回應。

反應型攻擊者對外在預計事件(Perceived Event)作出扭曲的解讀(Cognitive Distortion)而引致激烈的回應(Pulkkinen, 1996; Salmivalli & Nieminen, 2002)。Perry, Kusel, & Parry(1998)稱反應型攻擊者為「沒有果效的攻擊者」(Ineffectual aggressors)。他們在與朋輩互動的過程中,容易受自己憤怒、焦慮和不安情緒影響而與人爭執。

另外, 有學者(Crick & Dodge, 1996; Dodge & Coie, 1987) 以社會訊息處理模式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去理解反應型攻擊者。社會訊息處理模式主張人主要透過六個步驟去理解和處理社會訊息及他人的行為:

  1. 接收訊息;
  2. 分析訊息;
  3. 決定目標(例如決定是否去報復);
  4. 尋找可能的回應方法(例如決定是否反駁);
  5. 決定要採用的回應方法;及
  6. 執行回應方法
反應型攻擊者在社會訊息處理過程的第一個步驟,他們往往會選擇性地接收外在有關攻擊性的線索,而忽略周圍環境(例如: 被對方撞倒,不會理會對方是否匆忙)。在第二個步驟,當反應型攻擊者判斷別人的意圖時,往往會勾起以往被人欺凌和被傷害的情境。因此,在解讀現場的情況時會出現扭曲及非理性偏差,傾向選擇性地接收及分析敵意或威脅性的訊息,從而產生敵意歸因。他們常把朋輩的一些中性行為理解成為有敵意、侵略性的行為(例如: 對方不小心撞倒自己會解讀成對方存心想傷害自己),會對自己造成傷害。因此,他們傾向會採取生氣、憤怒甚至攻擊行為去保護自己 (Arsenio, Adams & Gold, 2009; Dodge & Crick, 1990)。

特點

普遍來說,反應型攻擊者缺乏自信,自尊感低劣,對周遭事情非常敏感且感到疑慮,亦欠缺社交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Mynard & Joseph, 1997)。這類型的攻擊者通常都有其他偏差行為,例如吸煙及酗酒等等 (Nansel et al., 2001)。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常將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作外化歸因,把自己置身事外,不願負上責任或承擔後果 (Andreou, 2001)。他們的學術成就低於一般水平,討厭校內被約束、學習守紀律的環境 (Nansel et al., 2001)。

大部分反應型攻擊者都有過度活躍 (Hyperactivity) 和專注力不足 (Attention Deficit) 的問題。他們在課堂中不時會騷擾同學,令同學感到煩惱,甚至會引起不必要的爭端 (Carney & Merrell, 2001)。他們被同儕形容為「神經病」、「炸彈」、「熱氣球」等等,會突然情緒激動、暴跳如雷,在沒有被挑釁或發生衝突的情況下亦會情緒失控,以為對方不懷好意而必須先發制人。故此,他們絕對不受同儕歡迎,亦難與人建立友誼和關係 (Anderson & Bushman, 2001),更難以得到老師的信任和支持。由於老師認為他們經常無故引起事端,加上他們首先使用暴力,又沒有合乎情理的解釋,在人證物證俱備的情況下,他們必然受到老師的指責和處分。

家庭背景

反應型攻擊者的父母會使用極為嚴苛的態度來責罰子女,有些會為了發洩自己情緒而打罵子女,子女根本不明白為何會遭到這種對待,部份更會使用虐待的方法來懲治他們 (Bowers, Smith, & Binney, 1994)。有些父母的管教模式則非常極端,其中一方完全放任,而另一方則非常嚴厲。反應型攻擊者大多來自缺乏愛和關懷的家庭,亦沒有得到妥善的照顧,使他們對外界充滿防衛心和戒心,逐漸形成對外來事件產生敵意的歸因。

負面影響

反應型攻擊者認為自己沒有價值,自尊心及自我形象甚低。他們的整體自我形象比操控型攻擊者稍低,但與其他非攻擊者比較則是最低的 (O’Moore & Kirkham, 2001),當中有21.5%被診斷患有對立違抗性障礙 (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17.7%患有抑鬱症 (Depression)。反應型攻擊者患上對立違抗性障礙和抑鬱症的比率比操控型攻擊者為高。另外,負面情緒,如焦慮症狀,亦會隨著反應型攻擊者步入成人階段而增加。

實例

阿文(化名),男,9歲。爸爸因工作而不常在家,主要靠做兼職的媽媽管教阿文和他的弟弟。由於家庭經濟出現問題,所以搬進爺爺家中生活了一年,兄弟經常被爺爺無故虐打及責罵。阿文的父親管教嚴厲,傾向以打鬧形式懲罰子女;而阿文的母親則經常以負面說話與子女溝通,對子女缺乏情緒支援(如: 「你發什麼脾氣?你有種就再拍檯!」)

在小組中,他透露曾試過被同學改花名,其後看見該同學與其他人細聲交談,便懷有敵意,認為該同學向其他人說自己的花名,情緒變得激動及憤怒,沒問清楚便立刻走上前打傷同學。同時,他亦透露,當家人指責他不對時,他會十分敏感及懷有敵意,情緒變得激動及會大吵大鬧,責罵家人偏愛弟弟而不愛錫他。但另一方面,他十分渴望得到母親的關愛,間中以擁抱的形式親近母親,但母親卻隨著心情的好壞,給與截然不同的回應,令他無所適從。

從以上例子,發現阿文的自信心低,專注力較差和缺乏安全感,阿文認為自己應該經常記著令他擔心及害怕的事。由於他在家中多次被無故打罵,慢慢建立了一種「自我保護」的反應,認為要保護自己就要先責罵或打敗對方,這正好符合反應型攻擊者的特徵:為了保護自己才建立一個強悍的形象 (Brown & Parsons, 1998)。同時,亦看到家庭結構和父母管教模式對小學的反應型攻擊者影響深遠。

回頂端

© 2019 香港城市大學 有教無「戾」校園欺「零」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