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

正視香港校園欺凌
解決學童自殺危機

香港的校園欺凌問題屢見不鮮,屬全球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香港城市大學的專家一直致力研究這個議題,提出可行解決方案,期望學童遠離欺凌,珍惜生命

香港兒童是世界上最經常接觸電子產品的一群,但無節制地接觸科技卻不是一件好事。

黃成榮教授撰寫過不少有關欺凌的著述。

黃成榮教授表示,數百年來欺凌一直存在於校園,但要準確界定欺凌行為卻並不容易。

馮麗姝博士表示,把欺凌單單聯想為攻擊行為,未免過於草率簡化。

郭黎玉晶博士表示,遭父母虐待的兒童情緒「爆煲」時,便可能企圖自殺或向朋輩作出極具侵略性的行為。

香港城市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的學者指出,學童欺凌行為是香港現今其中一個最嚴重卻被忽略的問題。這些學者就此進行多項重要研究,更樂於分享他們的觀點,為家長、教師及政府提供建議,合力遏止問題。

及早發現問題

要界定何謂「欺凌」,實是困難。城大人文社會科學院犯罪學專家黃成榮教授將「欺凌」定義為「處於強勢的人意圖傷害受害者,而多番作出攻擊行為」。黃教授說:「這是最傳統的欺凌方式,數百年來一直存在於校園。」黃教授承認,這個定義難以準確界定欺凌行為,畢竟當中仍存在疑問︰何謂攻擊行為?如何判定誰才是強勢的一方?要重複多少次敵意行為才算構成欺凌?

欺凌行為研究專家馮麗姝博士對傳統欺凌方式有着不同見解。她說:「談到欺凌,大家會立即聯想到具攻擊行為的人是欺凌方,但這未免過於草率簡化,或會引致誤導。事實上,欺凌的定義絕對更加複雜。」

馮博士將攻擊者分為兩大類型——操控型及反應型。

操控型攻擊者是大眾一般認知的欺凌方,他們容易無緣無故肆意發動攻擊;至於反應型攻擊,則可界定為對真實或感知的挑釁所產生的「防禦反應」。在某些個案中,具有極其嚴重反應型攻擊傾向的兒童,即使完全沒有受到欺凌,亦可能會自覺是受害者。按此分析,欺凌可能遠比許多人所認知的更為複雜。

香港的欺凌情況


自小有操控型攻擊行為傾向的人與殺人犯有很強的關聯性。這問題非常嚴重,必須解決。
馮麗姝博士

馮博士的研究顯示,香港的欺凌情況不只嚴重,更達到「全球最嚴重」的程度。馮博士說:「2017 年,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調查了全球540,000 名學童,在72 個國家及地區中,香港是校園欺凌行為最嚴重的地方。」

該項調查發現,香港32.3% 的學生表示曾經遭受欺凌,比台灣及美國分別高出三倍及一倍。

馮博士認為,香港的欺凌行為如此普遍,是由於反應型攻擊者的數目多得驚人之故。這類兒童一般具有數種負面的性格特徵,例如自尊心較低、憤怒情緒管理問題、衝動及社交技巧欠佳等。

「大家談及欺凌行為時,往往忽略了反應型攻擊者。」馮博士續說:「不論是哪一類攻擊者,成因通常源於家庭教育問題。不過,反應型攻擊者較多來自低收入家庭,而操控型攻擊者則多是家庭環境較富裕的學生。」

馮博士的研究亦顯示,操控型攻擊者較可能患上精神病,如自戀及精神病理障礙——兩者均有機會導致犯罪行為。

她說:「自小有操控型攻擊行為傾向的人與殺人犯有很強的關聯性。這問題非常嚴重,必須解決。」

網絡欺凌的興起

時至今日,欺凌問題不只存在於職場或校園,現代科技衍生出一種全新的攻擊方式——網絡欺凌。黃教授對網絡欺凌現象進行了深入研究。

黃教授解釋:「傳統的欺凌方式包括校園暴力或為同學起花名,現時在香港仍然非常嚴重,但近年愈來愈多兒童沉迷手機,網絡欺凌可能更為普遍。」

提到網絡欺凌,大部分人會聯想到肇事者在Facebook等社交媒體平台上對他人進行侮辱或公審。但黃教授表示,這其實是極端例子。事實上,大部分網絡欺凌並非如此張揚。

黃教授解釋:「很多網絡欺凌行為在WhatsApp 及微信等手機軟件的聊天群組裏發生。欺凌包括散播謠言、故意排擠孤立[ 受害者] 等行為。這類欺凌其實非常嚴重,可以令受害人感到孤獨沮喪、鬱悶恐懼。」

他續指,沒有平台可以完全免受網絡欺凌影響,無論在Facebook、Instagram、Twitter、Snapchat,還是尚未面世的新平台,均可能出現前所未見的大規模網絡欺凌。黃教授表示:「家長及教師必須瞭解不同類型的網絡欺凌,這對保護孩子極其重要。」

眾所周知,如今學童愈來愈沉迷智能手機及社交媒體,而且似乎會更趨嚴重。黃教授指,這趨勢或會導致網絡欺凌不斷蔓延:「研究顯示,孩童上網愈頻繁,愈有可能置身於網絡欺凌之中,成為肇事者或受害者。如果經常瀏覽社交媒體,社交媒體便會成為你整個世界,而你也有較大可能成為某種網絡欺凌的受害者。」

遭受欺凌或會萌生自殺念頭

欺凌行為會對受害者產生多方面影響,在最壞的情況下,更可能會迫使人走上絕路。在香港,曾企圖自殺的年輕人為數不少,情況令人擔憂。加入城大前曾擔任社工多年的副教授郭黎玉晶博士解釋道:「我們的一項研究顯示,在香港有自殺傾向的兒童數目很多,去年約25% 小學生和29% 中學生均有自殺傾向。儘管數字低於往年,我們仍在努力,多管齊下去解決這個問題。」

家庭教育的重要


學校課業和朋輩關係與青少年自殺現象也有關聯,但研究顯示,教養模式和家長本身有否精神健康及婚姻問題,對年輕人的自殺現象影響最大。
郭黎玉晶博士

欺凌行為似乎無處不在,究竟要採取甚麼措施才能有效遏止呢?三位專家一致認為,無論是欺凌、自殺或其他問題,家庭教育可謂對年輕人的行為問題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黎博士解釋:「學校課業和朋輩關係與青少年自殺現象也有關聯,但研究顯示,教養模式和家長本身有否精神健康及婚姻問題,對年輕人的自殺現象影響最大。家長本身如有精神及婚姻問題,往往會以小孩作為發洩情緒的對象,即是把自身問題怪責在小孩身上,引發孩子許多情緒問題。」

黎博士表示,兒童在遭受父母這般虐待時,通常會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當情緒「爆煲」時,便可能企圖自殺或向朋輩作出極具侵略性的行為。事實上,研究直指不當的家庭教育一直是欺凌行為的主要成因之一。

正向教育

正向教育研究室召集人黎博士認為,透過「正向教育」教導兒童感恩的態度及正面思考等,不但可促進兒童的整體精神健康,更是遏制欺凌行為的一種有效方法。

黎博士在香港多間小學推行正向教育課程,有關課程以六大美德與品格強項為基礎,包括智慧與知識、勇氣、仁愛、節制、靈性及超越、公義。她說:「我們的目標是以此為基礎,幫助兒童培養正面情緒、投入生活、建立正向人際關係、人生意義及獲取成就感,讓他們擁有更豐盛的人生。」

黎博士的使命是致力促使本地學校採納正向教育作為自我發展課程之一。目前,她正游說政府提供更多支援。她說:「我們的核心科目有數學、科學和語言,但我們深信正向教育跟上述科目同等重要,甚至更為重要。事實上,不少小學已與我們展開合作,推行正向教育課程,而且均見成效。」

應對沉迷上網現象

黃教授認為,父母及教師必須加強教育兒童有關網絡欺凌的危害,讓他們認知有潛在風險的網絡活動,同時限制兒童上網的時間。「有些小朋友上網時間雖長,但他們善用網絡學習新知識,這絕對是好事;但如果小朋友上網只是為了娛樂、八卦和瀏覽社交媒體,就不利他們的精神健康,而這些兒童通常是網絡欺凌的受害者。」

黃教授相信,香港年輕人的體魄愈來愈差,也與沉迷上網不無關係,因為這令他們對運動及戶外活動的興趣減弱。缺乏運動可進一步引發心理健康問題,繼而可能增加網絡欺凌行為,形成惡性循環。

黃教授和團隊認為,父母須避免讓年幼兒童毫無節制地接觸科技產物,亦應鼓勵兒童培養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他說:「在餐廳裏,經常見到成年人下班後疲累得再沒精力與子女交談,便讓子女在整段晚飯時間玩iPad。這樣的家庭教育並不妥當。」他指,兒童培養愈多有益身心的興趣,便愈不容易成為網絡欺凌的受害者,亦不會沉迷上網。

「假如我是[ 那些家長],我會帶子女去游泳、騎單車、遠足或旅行。小朋友如果培養健康的興趣代替上網,加上跟父母相處融洽,便不會覺得需要把閒暇時間全部用來上網。」

馮博士也認同運動是必要的,還補充說均衡飲食及omega-3 脂肪酸等膳食補充品也可有效對抗精神疾病。

去標籤化

說到解決問題的最後一步,馮博士堅持必須消除香港社會對精神疾病的標籤。此舉可讓操控型及反應型攻擊者得到適切的藥物和心理治療,對家長和學生均有利。只要香港人的精神健康得到改善,欺凌和自殺行為就會必然減少,也等於拯救了許多寶貴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