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約參觀展覽,請按此登記。

展品探索
電腦圖像與動畫

電腦就是根據指示或程式進行邏輯運算的機器,藝術家或協作者發揮電腦特性而達致優秀藝術效果,是為電腦藝術。六十年代,當大型電腦首度面世,電腦工程師及數學家是首批運用電腦進行藝術創作的人。研究實驗室如美國新澤西洲的貝爾實驗室,組織藝術家與電腦科學家協作發展電腦圖像及動畫,從此,隨著個人電腦及圖形工作站的發展,這個範疇迅速增長。今次展覽聚焦於抽象藝術的成果展示。

Objects_AM_08_re01.jpg
卡娜
I Clone your Digital Soul, 2020
塑膠彩布本
畫作系列《I Clone your Digital Soul》利用特製的3D噴塗機繪成,作品探問「藝術機器具有『靈魂』嗎?」,通過展示機器參與創作所出現的意外成果,從而確信超越個別人類行為的創作模式是有可能存在的。
Objects_AM_09.jpg
Max Hattler
Serial Parallels, 2019
摘自影片的定格相片
這幅充滿實驗性的香港肖像,把動畫影片的技術應用於相片影像上,從賽璐珞膠片的概念出發,呈現城市的建築環境。那些延綿天際的屋邨,是香港的標誌性建築物,定格於平行排列的菲林上,帶來新的想像,是為「連續平行線」。
Objects_AM_10_re01.jpg
Tamás Waliczky
Spiral Camera, 2016/2018
哈内姆勒紙上作電腦圖像數碼噴墨打印,119 x 84 厘米
玻璃片相機的生產時期相當短,引起了我的興趣,我不清楚它們如何製造出來,所以想像了自己的版本。這部相機把若干秒數的影片紀錄在細幅圓形相紙上,螺旋形的固定於中央的玻璃片上。這塊玻璃片不只需要旋轉,在紀錄的過程中,還需要橫向移動。
Objects_AM_11.jpg
Max Hattler
Voertex, 2020
為錄像而設的概念藝術
《Vœrtex》是Max Hattler的藝術研究其中一部分, 這項進行中的研究探索經過擴展的立體觀測法,開發使用雙眼視角的非傳統技術和過程,從而建構空間,讓空間的深度變得迷亂斷裂,運用「雙眼競爭」的原理創造獨一無二的視覺效果,從平面的原始素材中挖掘全新的立體維度以及視覺強度。
Objects_AM_12_re01.jpg
王健明
Simplexity 02, 2020
電腦生成圖像(噴墨打印)
《Simplexity 02》展示了一幅極度逼真的電腦圖繪製,呈現一個想像中的有機結構,而這個結構是利用實驗性質的填滿空間演算法所構成的。這個作品屬於藝術家正在進行中的生成藝術企劃,通過這個企劃,探索視覺的複雜性如何通過各種重複過程顯現出來。
Objects_AM_13_re01.jpg
Tamás Waliczky
Muybridge Camera, 2017/2018
哈内姆勒紙上作電腦圖像數碼噴墨打印,119 x 84 厘米
這部相機以埃德沃德・邁布里奇 (Eadweard Muybridge) 命名,他是第一位運用連續二十四幀飛奔駿馬的相片紀錄動態的人。在這部相機的前方,十二個鏡頭排成一行,上方設滑標控制,從而連續拍攝相片。
Objects_AM_14.jpg
曲淵澈
奧焦爾斯克機,2020
混合媒介
《奧焦爾斯克機》是一部虛擬機器,目標是為特定情境提供有效解法方案,例如人為災難或政治醜聞。經過「消毒」的資訊帶來童話式敵托邦,為當權者建構天堂仙境。
Objects_AM_15_re01.jpg
Tamás Waliczky
Flipbook Camera, 2016/2018
哈内姆勒紙上作電腦圖像數碼噴墨打印,119 x 84 厘米
翻頁相機把三至四秒的影片紀錄在明信片大小的底片上,這部輪狀相機以曲柄推動,底片朝向穿過鏡頭的光源,攝下畫面;相機亦設有障礙物作為緩衝,準備好才置放下一張底片。
Objects_AM_16_re01.jpg
Tamás Waliczky
Clockwork Camera, 2017/2018
哈内姆勒紙上作電腦圖像數碼噴墨打印,119 x 84 厘米
這部相機的靈感來自發條裝置。早期相機與機械時鐘同樣具有一種規律的動態,秒針跳動如同菲林轉動,同樣需要為發條上弦。我發明了一部需要像時鐘般上弦的相機。
Objects_AM_17_re01.jpg
又一山人 (黃炳培)
回到未來 / 太極,2014
2014 / 錄像 / 6'27"
作品中有一個機械人,看似孤獨地在世界盡頭表演太極。機械人的動作源自一位真正的太極師傅的動態捕捉,因此該作品代表了人與機器的真實結合,正如太極本身體現了陰陽之道一樣。
Objects_AM_18_re01.jpg
Tamás Waliczky
Flipbook Jukebox, 2018
哈内姆勒紙上作電腦圖像數碼噴墨打印,119 x 84 厘米
翻頁書是移動影像的雛形,我在這部機器實驗以翻頁書的原理,展示更長的影片。通過移動中央的幻燈機,你可以自由地遊移於不同場景,非線性的互動形式,就像一部點唱機。
Objects_AM_19_re01.jpg
Tamás Waliczky
Mirror Camera, 2017/2018
哈内姆勒紙上作電腦圖像數碼噴墨打印,119 x 84 厘米
這個設計以亞歷山大・沃爾科特 (Alexander Wolcott) 的相機作為藍本,僅運用穿過孔洞的燈光,通過中央的凹透鏡折射到感光紙上。不過當沃爾科特拍攝每一張相片時,要一張小紙片接著另一張的更換,而這部相機的相紙捲成一圈,絞動上方把手即可轉出一段影片。
Objects_AM_20_re01.jpg
Tjebbe van Tijen
SCMURAL, 2011
數字蒙太奇,印刷
這幅巨大的壁畫題材涵蓋人類歷史上藝術創作和傳播意念所用的媒體類型及科技沿革。由中國皮影戲、卷軸、魔術幻燈、立體觀景鏡,到占士・金馬倫 (James Cameron) 執導的電影《阿凡達》中的3D攝影機組,以及邵志飛的擴增實境作品《金色的牛犢》(The Golden Calf) 。卷軸符合 van Tijen 所稱的「前電影」原則,不取學術研究形式,而是以關聯式蒙太奇組成,結合視覺形式的議論和不同元素之間的關連,以及圖像之間在形式上的呼應。